如何修心,如何修好这颗心( 二 )



修身养性的内涵:
1、戒生气
古人云:“气大伤身 。 ”生气是人类负面情绪中的一种,一个人如果经常生气,就会使身心受到损害 。 尤其对肝脏损伤严重,实际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
2、戒自卑
自卑可以轻而易举地摧毁一个人,要努力丰富自己,自强而后崛起 。
3、戒嫉妒
【如何修心,如何修好这颗心】与其将有限的精力消耗在嫉妒他人的成功上,不如抓住时机做一些实事,提高自己便于更有竞争力 。
4、戒小人
小人不但对我们的人生之路毫无帮助,反而会成为一块在关键时刻让你跌倒的绊脚石 。
5、戒诱惑
我们要力戒权力、金钱、美色等各种诱惑,不断完善自身素质,加强个人修养,提高道德品质,同时保持一份健康平和的心态 。
6、戒暴怒
暴怒容易使人失去理智,所以,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
参考资料来源:

如何修心? 修禅,就是修心 。 如何修心很难解释,有顿悟和渐悟之分;根基不同,修法不同 。 一刻顿悟,修心即成;一生修心,不入法门 。
怎么才能做到修心呢? 您好:修什么心?生善念,生恶念,是个人长久时间受不同环境教育的影响,形成个体的知见,在人事环境造作中养成的种种习性,欲望也是如此,身为心用,心为身主 。 起善念身体则善,起恶念时身体变恶,当我们恶习重时,不善之念不知不觉就来了,还有许多不善不恶的妄想都是如此,我们只要时时观察我们的念起处,妄念一动就要察觉到它,不要念念相续随它走,当下就忏悔,一点一点不良习气就转成菩提智慧了 。 个人见解不一定对 。 愿与您共同学习 。
禅宗如何修心 明心见性以前,任你修什么法门,如何用功,都跳不出“盲修瞎炼”的范畴!以未悟真心,于修法即不能无疑 。 虽亦努力用功,但有疑虑留碍胸中,不安之相即无法避免 。 而此不安之相即是生死根本,故虽对治功深,不为真修 。 普照禅师《修心诀》云:“修在悟前,虽则努力用功,不忘念念薰修,但亦着着生疑,未能无碍,如有一物碍在胸中,不安之相,常现在前 。 日久月深,对治功熟,则身心客尘,恰似轻安 。 虽复轻安,疑根未断,如石压草,犹于生死界不得自在 。 ”故云:“修在悟前,非真修也 。 ”
但任何人都免不了有此一段盲修瞎炼的过程 。 待打开桶底明识本来后,就路还家,随缘了习,任运双修定慧,天真无作,动静常禅,方是无修之真修 。 《修心诀》云:“即或劣机,见性后烦恼浓厚,习染深重,对境而念念生情,遇缘而心心作有,甚或被境缘昏乱淆惑,昧却本来者,虽亦藉种种对治方便,除其劣习,去其污染,不无有功之修,但以念念无疑,不落留碍,日久月深,力极功纯,自然契合天真妙性,任运寂知,与前胜机,更无差别 。 ”故学佛者,必先以明心见性为期,待明心后除断习气,方为真修 。 亦余之所以大声疾呼,不须参究刻板死煞话头,只由师家直接指示心性,令学人当下悟去,再着手真修,以免唐丧光阴也 。
或曰:明心见性,即是圣人,非但不须再事修习,还要现种种神通变化,大异常人,所谓大机大用,神变莫测,今何故反谓悟后方是真修?
答曰:今时学道人有二种过错:一者以为悟后即是圣人,应现种种神变 。 如不能变现,即为非悟,只是口头禅,空说真理而已 。 因之心生退屈,反堕无分之失者,比比皆是 。 二者,则谓宗下原本无修无得无证,一悟便休,何须再事修治?以致虽已理悟,而习气依旧,日久月深,依前流浪生死,未免六道轮回 。 关于这一点,前面本已谈过,似不须再讲,但以关系修道人成败至钜,且又系眼下学道者错会病根所在,故不嫌辞费,再详论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