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脉,中医把脉正确手法( 三 )


数脉:脉搏急促 , (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 。 主病:热证 。 有力为实热 , 无力为虚热 。 外感热病初起 , 脏腑热盛 , 邪热鼓动 , 血行加速 , 脉快有力为实热 。 阴虚火旺 , 津血不足 , 虚热内生 , 脉快而无力为虚热 。
虚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无力 。 重按空虚 。 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 , 气血不足 , 难以鼓动脉搏 , 故按之空虚 。
实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 。 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 , 正邪相搏 , 气血充盈脉道 , 搏动有力 。
滑脉:按之流利 , 圆滑如按滚珠 。 多见于青壮年气血充实 。 妊娠妇女滑脉是气血旺盛养胎之现象 。 均属生理现象 。
洪脉:脉大而有力 , 如波涛汹涌 , 来盛去衰 。 主病:热盛 。 内热盛脉道扩张 , 脉形宽大 , 因热盛邪灼 , 气盛血涌 , 使脉有大起大落 。
细脉:脉按之细小如线 , 起落明显 。 主病:虚证 , 多见于阴虚、血虚证 。 又主湿病 。 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 , 或湿邪阻压脉道 , 脉细小 。
弦脉:端直而长 , 挺然指下 , 如按琴弦 。 主肝胆病、痛证、痰饮 。 气机不利 , 肝失疏泄 , 脉道拘急而显弦脉 。 病则气乱或痰饮内停 , 致使气机输转不利 , 出现弦脉 。
脘腹是人体的重要部位 , 脐上属胃 , 脐下属肠 , 大腹属脾 , 脐腹属肾 , 少腹属肝 。 通过手指的触摸、按压可了解局部的冷热、软硬、胀满、肿块及压痛等情况 , 有助于了解脏腑的病情 。 一般以触摸、按压虚里穴(心夹搏动处)诊断病况 。
虚损病证:跳动明显 , 按之搏指 。
肺气虚证:跳动散漫而数
肝气郁滞:两胁胀痛 , 痛处按此连彼 。
肝虚:胁痛喜按 , 胁下按之空虚无力 。
瘀血:胁下肿块 , 刺痛拒按 , 痛处不移 。
肝癌:胁下肿块 , 按之表面凹凸不平 , 则应警惕肝癌 。
肝气犯胃:胃部胀痛 , 按之旁及两胁 。
胃寒:胃痛骤烈 , 疼痛拒按 , 发冷怯寒 。
气虚:胃腹痛经久不愈 , 按之痛缓或痛止 。
虚:腹痛喜暖喜按 , 按腹软无力 。
实:腹痛胀满拒按 , 按腹充实 , 叩之声音重浊 , 或按之有包块不移者 。
怎样学把脉 把脉又称为切脉 , 是中医师用手按病人的动脉 , 根据脉象 , 以了解疾病内在变化的诊断方法 。 切脉具有悠久的历史 , 它反映了中医学诊断疾病的特点和经验 。 脉象 , 可以理解为脉搏的形象 。

把脉是由动脉搏动的显现部位(深、浅)、速率(快、慢)、强度(有力、无力)、节律(整齐与否、有无歇止)和形态等方面组成的 。 脉象是中医辨证的一个重要依据 , 对分辨疾病的原因 , 推断疾病的变化 , 识别病情的真假 , 判断疾病的预后等 , 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由于脉为血之府 , 贯通全身 , 所以体脏腑发生病变 , 往往反映于脉 , 有时在症状还未充分显露之前 , 脉象已经发生了改变 。 所以 , 把脉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流传至今 。

把脉的部位
1
临床主要运用“寸口诊法” , 即切病人桡动脉的腕后部分 。 《内经》中曾有“遍诊法”和“三部诊法”的记载 , 近代临床很少运用 , 故不介绍 。 脉诊独取寸口的理论根据有二:一是肺朝百脉 , 脉会太渊 。 即人体各经脉均会集于肺 , 而寸口为手太阴肺经的循行部位 , 其上之太渊穴 , 是脉会之处 , 所以有“脉会太渊”之说 。 二是脾胃为各脏腑气血之源 , 各脏腑气血之盛衰 , 与脾胃功能之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 而手太阴肺经亦起于中焦睥功能之状况 。 因此 , 全身脏腑经络气血之盛衰 , 都可以从寸口脉上反映出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