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脉,中医把脉正确手法( 二 )
年龄越小脉搏越快 , 青壮年脉多强而有力 , 老年人的脉较弱;身材高大的人脉多长 , 矮小的人脉较短 , 瘦人脉多浮 , 胖人脉多沉;饱食后及情绪激动时脉多快而有力 , 饥饿时脉多软弱 。 如果发现相反脉象 , 如冬天脉浮、胖人脉浮、瘦人脉沉等 , 提示脉象异常 。
中医诊脉就是用手指在病人手腕的脉搏处 , 感知病人脉象的方法 。 三部是指寸关尺三个部位 , 九候是指医生手指的轻、中、重力量 , 这样三三得九而称“三部九侯” 。
相传公元前五世纪名医扁鹊就开始采用脉诊的方法来诊察疾病 , 古老的《内经》就记载了21种脉象 , 中医脉学经历代的不断发展 , 已记载30余种 。 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脉诊 , 把它作为临床诊病、辨证不可缺少的客观依据之一 , 故常用来识病因、析病机、定病位、辨病性、测病势之进退预后等 , 尤其是在辨证候的真假、寒热、虚实之时 , 更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扩展资料:
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 。 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波动 , 心气的盛衰 , 脉道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直接相关 。 所以 , 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 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
同时 , 血液循行脉道之中 , 流布全身 , 运行不息 , 除心脏的主导作用外 , 还必须有各脏器的协调配合:肺朝百脉 , 肺气敷布 , 血液方能布散;脾统血 , 为气血生化之源 , 血液靠脾气的充养和统摄得以运行;肝藏血 , 主疏泄以调节血量;肾藏精 , 精能生血 , 又能化气 , 肾气为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原动力 。 故能反映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 。
当脏腑、气血发生病变后 , 必然从脉搏上表现出来 , 呈现病理脉象 , 成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 。
参考资料来源:
【如何把脉,中医把脉正确手法】参考资料来源:
如何学会把脉 切诊是指医生用手指触按病人的动脉搏动 , 以探查脉象 , 从而了解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 。
切脉的部位可分为遍诊法、三部诊法、寸口诊法三种 , 其中常用的是寸口诊法和腹诊 。 寸口位于两手腕后桡动脉搏起动处 , 分为寸、关、尺三部 。 掌后高骨处为关 , 关前为寸 , 关后为尺 。 寸口脉可分候脏腑之气 , 左寸候心 , 小肠;左关候肝、胆;左尺候肾、膀胱;右寸候肺 , 右关候脾、胃;右尺候肾 。
切脉应注意时间、姿势、指法 。 时间应选在清晨病人未活动时 , 若病人活动 , 应休息15分钟左右再进行脉诊 。 病人可坐位或卧位 , 手臂伸平 , 手心向上 , 使手臂与心脏接近于同一水平 。 切诊时 , 三指要同时切脉 , 用力要平衡 , 由轻到重 , 分为浮取、中取、沉取三种指力 。 诊脉时间应不少于1分钟 。
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 , 寸关尺三部有脉 , 脉不浮不沉 , 和缓有力 , 尺脉沉取应有力 。 常见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 。
浮脉:轻按可得 , 重按则减 。 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 , 卫气抗邪 , 脉气鼓动于外 , 故脉位浅显 。 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 。 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 , 阳气不足 , 虚阳外浮 , 脉浮大无力为危证 。
沉脉:轻按不得 , 重按乃得 。 主病:里证 。 有力为里实 , 无力为里虚 。 邪郁于里 , 气血阻滞阳气不畅 , 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 , 阳虚气陷 , 脉气鼓动无力 , 则脉沉无力 。
迟脉:脉搏缓慢 , (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 。 主病:寒证 。 有力为实寒 , 无力为虚寒 。 寒则凝滞 , 气血运行缓慢 , 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 。 阳气虚损 , 无力运行气血 , 脉迟而无力 , 为虚寒证 。
推荐阅读
- 如何给视频配音,如何给重新视频配音
- 如何包装自己,人要学会包装自己
- 如何押韵,如何快速学会押韵
- 如何榨果汁,如何榨果汁比较好喝
- 如何建立自信,16怎样建立自信
- 如何学唱歌,三分钟改掉用喉咙唱歌
- 如何下载网页上的视频,从网页上直接下载视频
- 如何做网店,奥莱网店怎么开
- 如何积分入户,上海如何积分落户
- 如何打喷嚏,人工打喷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