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的体悟 太极拳之练法 善增话太极( 六 )


许多练习太极推手者, 因为对这一点没有清醒充分的认识, 观念没有转变过来, 所以犯了“顶”与“丢”的毛病 。 “顶”与“丢”的实质是一样的, 就是把对方作用于我的力点, 也当作我作用于对方的力点, 往往在同一条线上抗衡, 结果只能是小力胜小力 。 而大力胜小力就不是太极劲 。 故而教推手的老师, 一再对学员强调, 要“不顶不丢” 。 但如果没有明白“不顶不丢”是为了使接触点由彼之力点变我之支点的道理, 则“不顶不丢”其实是理解不了, 也做不到的 。 因此, 有练习太极推手二三十年, 也有把别人推倒在地多少次的记录者, 其实与人一搭手, 不是顶就是丢 。 遇到真正的太极劲, 就束手无策, 皆由他以往战绩, 实质还是大力胜小力 。 故二三十年, 勤学苦练, 结果还是在内家拳门外, 可见观念转变有多么的难 。
化劲以“粘”、“随”为基础, 但仅有“粘”、“随”还不是化劲 。 我们中国人用词极其讲究 。 太极拳将这种任劲方式称之为“化”, 而不是“避”或“卸”或“吸” 或“引”, 就点明了这种劲的特性 。 “化”, 就像一小勺细盐, 丢进一大盆水中, 转眼间无影无踪 。 上好的“化”劲, 给推手者的感觉是, 好像纹丝不动, 但已方的劲一下子没有了 。 也不是推在一堵硬邦邦的墙上的感觉, 推在墙上, 你会明显感到一股反作用力沿着你的力的作用线反弹回来;而化劲, 则使你觉得对方好像是个无底洞, 你有多少力投入进去, 他都照单全收 。 结果使你力气用尽, 而对方却浪花不起 。 于是, 你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重心, 脚跟或脚掌也在不知不觉中翘起离地, 你被乖乖地拔了根 。 第一回体验到太极化劲, 我想都有种神奇的感觉 。 因为它与我们过去对劲力的经验与观念相距太远 。 我对化劲的头一次体验, 大概在35年以前, 具体的日期我已记不得了, 但那种体验, 至今还记忆犹新 。
直到今天, 我似乎已解开了这个谜团, 能够按照我对化劲的理解将之演示出来, 从加劲于我者的反应及所表述的感觉来看, 好像与我当年体会到的化劲差不多, 但拆穿西洋镜以后, 我更加佩服发现这一奥妙的前贤的智慧与胆魄 。 化劲, 其实是在通过“粘” “随”保持接触点的动态平衡的基础上, 悄悄地用一条弧线与来力的直线作用线作平滑衔接, 使来力沿着这条新构成的作用线偏转 。 失之毫厘, 差之千里, 这样, 加力者看上去还在原来的力点上顺着原来的方向使劲, 其实这力早就偏到空挡上去了 。 所以你再加力, 还是有一种落空的感觉 。
妙就妙在实空而形不空 。 如果形与实都空的话, 施力者就不会放心大胆地保持加力, 这样, 我也利用不到对方之力 。 百货公司的旋转门, 一般人不会用大力去猛推, 因为大力猛推, 于门无损, 却会使自己跌倒, 而推在能“化”者身上, 一般人是不知道自己其实已经被“引进落空”了 。 懂化劲, 是要经过一段时间推手训练的, 时间长短, 与老师的教授、演示, 学员的领悟力有关 。 而懂了化劲, 可以说基本上懂了太极劲 。 而常见的情况是, 自己的劲明明已被对方干干净净地化掉了, 而他还以为对方是以实力在跟他硬顶 。 他觉得硬不过, 或者再加力上去, 或者放弃不顶了 。 但他总以为自己是实力(劲力)不如人, 而终究对太极推手的“用意不用力”的原则不能领会 。
还有一种情况, 受力者其实是在快速闪避对方所加之力, 身体大幅度地扭动, 配合以手臂动作, 从外形上看很灵活也很柔美, 他自己与加力者也都认为这就是“化”, 而且很“轻灵”, 殊不知这种闪避, 虽然双方肢体还是保持着接触, 但这接触点其实在不停地变换、滑动, 没有做到力点变支点的动态平衡, 故而, 在对方失势时, 也不能及时反客为主加以利用 。 而且, 在你快速变换姿态是时, 有经验的对方, 也不会倾巢而出地施力, 达不到“借力打力”, “拳打人不知”的目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