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的体悟 太极拳之练法 善增话太极( 五 )


因为“松”, 能“任”, 故将击打改成了接化, 将先发制人改成了后发制人, 有了“借力打力”、“四两拨(或曰“拔”)千斤”的理念 。 太极拳的实战, 不管是推手还是散手, 都要充分利用与来力刹那间的接触, 这就是“粘”与“随”, 使来力为我所用, 变成打击对方的力量 。 太极拳以前的任何拳种, 在实战中, 都要尽量闪避对方的击打, 唯太极拳, 要以最合理的方式承受对方的击打, 在承受的刹那间反客为主 。 如果没有承受(“粘”与“随”), 后发制人等等均不可能实现;而如果没有“松”, “粘”与“随”也无从谈起 。
因为以“松”的状态来承受外力击打, 与人们日常的经验(应该是后天形成的观念)是相反的, 所以, 为了用训练的手段改变人们的观念(世界观的转变是个根本的转变), 太极拳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同时创造了太极推手这种训练方式 。 过去, 我依顺传统的理解, 认为从陈式的蹦跳腾挪、盘旋发劲的拳架, 演变为杨式的绵绵不断、动中寓静的拳架, 是为了适应太极拳走向宫廷豪门、而那些王公贵族练拳吃不起苦的需要;现在, 我认为, 更合理的解释是, 杨式创始人更加深了对“松”的认识, 所以用这样的拳架来磨性, 以培养人在实战中当外力相加时也能保持松静自然的状态 。
由于在打拳时要求肌肉保持放松的状态, 这样, 血管舒张, 血流畅通, 微循环改善, 内脏机能激活, 就与中国古代的五禽戏、易筋经、百段绵等导引术接上了轨 。 过去技击术与导引术所以各行其道, 是因为技击术通过外练筋骨皮, 要使身体能坚硬如铁, 以硬制硬 。 所以, 即使练成一身刀枪不入的武功、硬功, 但同时也落下一身伤病, “坚强者死之徒”, 武功高超的多不长寿 。 太极拳观念一变, 柔弱胜刚强, 松静自然, 用意不用力, 在练武功的同时也使身体柔软, 内脏更新, 何乐而不为呢?所以, 练武同时能健体, 健体开始还是副产品, 到今天, 却变成了太极拳成为中华第一拳, 能传之久远的最重要的理由 。
但当初太极拳革命, 最重要之目的还在技击上的突破、飞跃, 故理解太极拳之真谛, 还是要从技击方面切入 。 但归根结底, 太极拳所以能做到使分流几千年的技击术与导引术融合, 是因为创始人的认识, 达到了生理学与人体运动力学的本质层面, 即“自然”的层面 。 而回归人之天性(先天条件)与自然, 正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核心, 因此, 太极拳带来的一系列的新理念, 都能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找到它的来源与根基 。 研究太极拳, 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与人文精神的理解;而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认识的加深, 又可以反过来帮助我们理解太极拳道 。 所以, 以后的篇章中, 可能多从技击、力学角度来阐释, 但此仅是指月之指, 望读者不要认指为月 。
(刊载于《武林》2004年第9期)
善增话太极(三)
太极拳要点——化

太极拳因为后发制人,任而胜之,故而要对加而任之的劲有仔细的辨别,灵敏的反应 。 听劲,懂劲,都是太极拳对技击对抗提出的新的特殊要求 。 太极拳把劲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发劲,一类为化劲 。 因为“化即是打”,而“化”这个理念又是太极拳所独创的, 练太极推手者对“化”劲误解似乎又是最多, 所以研究化劲自然变成了练习太极推手的要点 。
“化”的基础是“粘”、“随” 。 太极拳对“粘”、“随”的理解, 既相似又相异, 作用是相似的, 作用方式有相异 。 但不管是粘住来劲人进我退, 还是随着来劲人退我进, 目的都是使对方在我身上的作用的力点, 变成我作用于对方的杠杆的支点 。 “粘”与“随”都是使对方之力与我方之力在这一接触点上保持动态平衡, 动态平衡的意义在于使杠杆的支点相对固定, 惟有支点固定, 杠杆才能发挥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