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腹:以命门穴为代表的腰与称为丹田的整个小腹是阴阳对应关系, 是围绕之间的一个“中”反向互动、相辅相成的关系 。 裆走先半弧时, 命门后撑下坐, 尾骨随敛臀前收, 小腹似被向上松松托起 。 裆走后半弧时, 命门穴向上撑顶, 小腹向下松沉 。
裆走下弧移重心, 对全身的牵动是无微不至的 。 但细微之处太多, 必须在长期修炼中轮流侧重, 慢慢地找感觉, 不可能每个动作或每次练拳全都顾及得到 。 况且细微处变化丰富, 不同动作、不同人, 甚至同一个人不同的练拳阶段, 对同一个部位的体验可能同中有异 。 这就要求不厌细腻, 又不迷失于细微末节之处 。 应当把诸多的细腻微妙之处统一于一个大的方向、纲领之中, 把复杂简单化 。 如在裆走下弧移重心的过程中, 把身体各部的配合, 统一在一缩一伸这个简单的动作之中 。 “一缩”, 是指裆走先半弧时, 脚、腿、胯接来下面大地之气上送, 手、头、身接来上面天空之气下送, 天地精华之气相向相合于腰裆一段, 腰身及四肢随之向腰裆松收 。 “一伸”, 是指裆走后半弧时, 腰以上气向上行送入天空, 腰以下气向下行送入地下;上顶头, 下蹬脚, 逆向对拉, 腰身及四肢随之伸展放长 。 一缩一伸是太极拳运动之大要, 是内感外动的整体形象, 涵盖了劲力的一蓄一发, 神情的一卷一舒, 韵律的一抑一扬, 意气的一鼓一荡 。 全身一切大小粗细之处, 无不被纳入这一缩一伸的大潮流之中 。 细察这整体的一缩一伸运行规律, 都是对称互动, 互借反作用力;都是沟通天地, 天地人合拍的运动 。 一缩一伸的动力来源, 主要不在本身, 而在天地, 其中又特别明显的在地 。 凡向下行者, 主要是利用自身重量, 借着地心引力下行;凡向上行者, 主要是利用自身轻量, 借着地面反作用力上行 。 借力而行, 是太极拳的运动原则 。
练拳体会这一缩一伸的趣味是, 常想起荡秋千的感觉 。 荡秋千时, 两手分别握住左右两侧的粗绳, 两脚踏住粗绳吊着的踏板上 。 每当从高处向下荡时, 上身向下放松, 两腿微微屈蹲, 就像练拳移重心裆走先半弧时全身一缩, 让腰裆带着身体意气雄鹰俯冲般向下滑行, 就是凭着自身重量向下坠落, 主动接受地心对自身的吸引力 。 每当从低点向高处荡时, 脚向下蹬, 身向上伸, 两臂撑开, 像练拳移重心裆走后半弧时的全身一伸, 让腰裆送身体意气雄鹰仰起般顺势向上升腾, 就是凭借自身轻量, 主动接受地面(秋千踏板)反作用对自身的托举力 。 荡秋千时只有两根软绳吊着, 其他再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着力点和推动力, 却能越荡越高, 就是靠身体一缩一伸地变换虚实, 以便更有效地借助地心引力和地面反作用力而运动 。 练拳移重心时裆走下弧, 虽然荡动的幅度更小, 下弧更浅, 又没有明显的重心起伏, 但内气一升一降、腰脊一缩一伸、裆骶一悠一荡的感觉与荡秋千相似;运行动力也一样, 都是用重量不用力量, 用地力不用体力, 用意气不用力气地运动 。
太极拳与人交手时主张舍己从人, 随人而动, 在不丢不顶、沾连粘随的运动中“听”人之力, 合人之力, 从而借人之力 。 自己行拳练架也一样, 应当舍己从地, “听”地力、随地力、合地力、借地力 。 借地心引力而动就是借自身重量而动, 借地面反作用力而动就是借自身轻量而动, 借地力行拳就是借自身的重量和轻量行拳, 就是王壮弘先生所倡导的“用重量不用力量” 。 移动重心时之所以要裆下走弧, 就是为了更好地舍己从地, 借地之力, 借自身重量(轻量)而运动 。
推荐阅读
- 太极 内转丹田 太极拳的境界
- 太极拳运劲发力规律 跟杨振基老师学拳
- 杨式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的不同 传拳不传步
- 发劲与不发劲的差异 太极拳内劲密探
- 杨式太极拳的掌应该是怎样的? 杨式太极拳的步法
- 李雅轩:名家发劲的神态 太极拳的步
- 内外合一上下随 浅谈太极拳的“含胸”与“气沉丹田”
- 谈谈对太极拳中定的认识 关于太极拳中的意、气、身
- 太极拳科学的练法 太极松功如何修炼
- 太极拳修炼关键在于神能驭气 黄元秀先生谈杨家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