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冯志强太极浑元功简论丹窍功 太极功夫三层九段论( 二 )


二、全放松、调身法
在熟套路之后 , 这一阶段主要纠正第一阶段表现出来的毛病 。 为什么出现这种毛病?对“放松”理解不够 , 腿的支撑力不足造成难以放松 , 所以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 就是要早、晚坚持练桩功 。 陈氏太极拳老前辈们讲:欲求高功夫 , 必须多站桩 , 站桩为换劲之根 , 习而久之 , 能使弱者变强 , 拙者化灵 。 所以拳谚有练拳不练桩 , 等于瞎晃荡;桩功是个宝 , 健身技击不能少;拳法无桩步 , 房屋无梁柱 。 通过练《陈氏太极功》(陈正雷著)中的无极浑圆桩 , 一可增加腿部力量的支撑力 ,  二可体会到放松的感觉 , 三可迅速增加内气 。
《拳论》说:“身必以端正为体 , 以周身自然为妙 。 ”也就是说套路架式的练习 , 身法上要以立身中正为根本 。 “端正”可理解为身躯四肢与头的位置中正 , 即身体不偏不倚之意 , 也可理解成在不正斜情况下的曲中求直 , 保持相对平衡之意 , 如老架一路中的“斜行”动作 , 就是讲曲中求直 。 只有下盘稳固 , 才能放松 。 为做到这一要求 , 要多练拳 , 多站桩 , 注意松胯、屈膝、圆裆保持立身中正 。 随腿部力量增长 , 方法的放松 , 可使胸、肾、付部位及膈肌自然下沉 , 体内的气机升降协调(鼻吸体内先天气 , 真气提升 , 外气从鼻孔出而上升 , 旧称辟 。 此时百脉也都张开 , 上位与下命又相会 , 旧称龠) , 呼吸自然 , 肺活量增 , 第一阶段诸毛病就消除 。
这一阶段大约需3至4个月 。 身法已得到调整 , 姿势已基本正确 , 已有内气活动感觉 , 一开一合双手掌心劳宫穴及双脚足心涌泉穴会出现发热、发麻、发凉、发胀感 , 腹部发热并有“雷鸣”(即肠鸣音) 。 此外 , 身体还可出现大、小、轻、重、光亮、痒、跳等感觉 , 以上这些感触现象在练拳中出现其中之一 , 我们便称之为“得气感” , 已引动了内气 。 如有的人在练“金刚捣碓”握拳举右手时 , 胳膊、肘会自动往上跑 , 属得气感现象 。
三、疏经络、引内气
经络遍布周身 , 内连脏腑 , 外系肌表 , 沟通人体上下表里 , 是调节机体和内气运行的通道 。 俗语说人活一口气 , 气分为禀赋于父母的先天元气(真气) , 与饮食物化生的水谷之精气 , 称为内气 。 还有口鼻吸入的大自然之气 , 称外气 。 《拳论》说:“气者 , 生之本 , 经者 , 气之路 , 经不通则气不行 。 ”又说:“以吾身自有之元气 , 运气吾身” , “以气运气 , 一气贯通” 。 以有形的动作 , 具体的一招一势 , 通过放松、入静等手段 , 配合意念与呼气 , 由外气(鼻呼鼻入)引动下丹田肾脏之真气 , 日积月久内气充足后冲贯百脉 , 使经络畅通无阻 。 一开一合 , 内气上下鼓荡 , 达一气贯通 。 何谓“一气贯通”?即气通大小周天之谓 。
在第二阶段的后期 , 体内已有内气流动之感觉 , 练拳也有兴趣 , 但这个感觉如波浪起伏 , 时有时无 , 时隐时现 , 经过一段时间 , 甚至会全然无有 , 这是经络之气通流不畅 , 机气运行不利 , 内气引动不力之故 。 为解决这个问题 , 在第三阶段一定要注意意念导引 , 即一举一动先要意到 , 意到才能气到 , 气到才能劲到 。 在大脑意识的指挥下 , 以意运形 , 使内气节节贯穿 。 练拳有时会出现不顺 , 自觉别扭等现象 , 可自行调整最佳身法 , 以得劲为准 。 练拳速度应慢不应快 , 做到一招一式 , 精力专注 , 活泼无滞 , 达外形尽量与内气、意识保持一致 。 即开内气散布于四肢;合内气下沉 , 气沉丹田 。 这样进一步练习一段时间 , 内气就会自然畅通 , 僵劲、拙力也会慢慢克服 , 逐渐达到周身相随 , 连绵不断 。 自己按拳势要求练拳时 , 明显会觉得随动作开合 , 内气上下鼓荡有节奏 , 有规律地运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