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全面了解含胸拔背吗 太极拳技击十大要素

1、手之作用:技击之道 , 百般打法 , 随机应变 , 全在于手 。 手之作用 , 不仅在拳术上占重要位置 , 而且刀法之变化多端也都依靠手上 。 手法之多 , 不能尽述 , 然不外高挑、平衡、低砍、直斫 , 送带横迎 , 虚实吞吐 。 善用手者 , 出没无常 , 虚实莫测 , 使敌眼花神乱 , 则我手到功成 。
2、眼之作用:善技击者眼必明 , 不然受制于人 。 故未交手前 , 必先审察已明 , 乘虚而入 , 出其不意 , 攻其不备 , 则事半功倍 。 同时留神敌人之意向 , 伺隙蹈暇 , 乘机而起 , 皆为眼之作用 。 如视敌之左肩一偏 , 即知其必发右腿;右手一扬 , 即防其必发左拳 。 彼如强壮 , 我有偏门;我较彼强 , 始走洪门 。 视其眼神 , 彼注我左 , 防其左攻;彼注我右 , 知其右击 。 张口进攻 , 其劲必松;闭口进攻 , 其劲必足 。 右腿在前 , 防其后足;后足既来 , 备其再攻 。
3、身之作用:身为四肢之主 , 无冲锋克敌之技能 , 有斜偏内让之功用 , 左回右转 , 俯仰底昂 , 挺吸吞吐 , 动静雍容;不同手足之劳动 , 而有指挥之能力 。 其身左闪 , 宜备右攻;其身右让 , 谨防左击 。 回身之击 , 其力必猛;翻身之脚 , 来势愈雄 。 身蹲者 , 其气必蓄 , 低攻应知其变;身立者 , 其气必张 , 高击便知来势 。 身之作用相当重要 。
4、腰之作用:肩宽腰细必定素练拳功 , 吸腹柔腰自是身精技击 。 手足能相应者 , 皆是腰之作用 , 迂回折曲 , 软转弯斜 , 联络上下 , 首尾相衔 , 来之则气沉于丹田 , 提气时则劲注于肩臂 。 练功时 , 务求柔软如绵;练刀之时 , 方能起顿得势 。 颠起倒插 , 运用自如 , 踊跃挪移 , 俱能应变:虽无直接击敌之能 , 但有间接补充之力 , 是腰之作用 。
5、步之作用:步为一身之根 , 运动之本 , 活与不活在于步 , 灵与不灵亦在于步 。 跳跃起落 , 进退封逼;可吞可吐 , 能守能攻;虎蹲猿跃 , 各有专长;鹤落鹰扬 , 难言其状;带铅者 , 能拔足飞腾;踢树者 , 能碾人致命;正反前伸后蹬 , 还可逼返连施;或则左偷右进 , 皆能开合自如;以敏捷为主体 , 合腰肩为步骤;沉静之时如IJJ岳 , 追逼之势如脱兔;变化多端 , 翻腾莫测 。 刀术虽为臂腕功夫 , 然得力于步法 。 与其说拳法胜人 , 莫如说步法胜人 。
6、识之作用;弱者 , 我知其能逼;强者 , 我知其宜防 。 是非在于智识之辨别 。 练功于拳掌者 , 其手臂必较常人粗壮;练功于腿足者 , 其步法必较常人轻固;精于外壮者 , 其体质必魁悟;神于内功者 , 其筋络多干枯 。 矮小之人 , 防其用腿;高昂大汉 , 必惯使拳;见其姿势 , 即知破其法门 。 运用器械也应以拳理为准绳 , 遇隙即攻 , 见空必补:F}1此可见 , 应敌之际切忌心慌 , 心慌则意乱 , 意乱则手足失措 , 攻守失当 。 因而习刀术之人 , 当先治心 。 治心之道无他 , 沉着而已 , 不以危急而色变 , 不为强敌而心惊 。 争斗较量 , 毫厘之间 , 胜负可定 , 关键是在智识高低 。
7、胆之作用:见其有隙可乘 , 而不敢攻;知其有空可进 , 而不敢进 , 此为胆怯之病 。 胆小即无取胜之心 , 胆大能习制人之技 。 恐怖于衷 , 畏缩于外 , 敌乘其怯 , 必攻其虚 。 我见其虚 , 反攻其怯 , 转败为胜 , 反弱为强 。 然亦恒见技小胆泼者败技高胆小之人 , 说明若言技击尚须胆壮 。
8、气之作用:若谈技击 , 气沉者胜 , 气浮者败 。 收招之始 , 吸气为佳;发招之时 , 吐气为妙 。 运用则奔插于周身 , 蓄之则坟隆于一处;击之不能伤 , 推之不能去;提之则来 , 放之则散;若离若合 , 能聚能分 。 苟无气行筋络之间 , 则所击之处必无劲 。 是虽见其有隙可乘 , 敢于发手进攻而气不能蓄 , 只有坐失其时机 , 实是可惜 。 故首要练气 , 则能收能发 , 用之不竭 , 借以持久 , 以免气喘上浮之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