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全面了解含胸拔背吗 太极拳技击十大要素( 五 )


从有关文献中可知:张三丰有关太极拳的歌诀其第一首中有“束肋下气把裆撑”和“胸背开劲两捶争”之语 , 其第三首中有“气贴背后 , 敛入脊骨”之语 , 而王宗岳的歌文中则有“开合按势怀中抱”之语 。
上述张三丰歌诀中的“胸背” , 现存最早的抄本中为“胃音” , 有研究者认为这两字应是“胸”的异体字“智”字和“背”字的抄误 , 这两字
之后是“开劲两捶争” , 所谓“两捶争” , 就是两手力的方向相反 , 而太极拳要求人体开张的最主要部位就是胸背部 , 从与两手相关联的部位联系分析 , 句中的“胃音”所指非“胸背”而莫属 , 所以认为“胃音”两字为“胸背”的考证无疑是正确的 。
张三丰所说的“束肋下气”、“胸背开劲”、“气贴背” , 和王宗岳所说的“开合按势怀中抱” , 明显都指的是或包含有“含胸拔背”的概念 , 反映了张三丰和王宗岳的拳术思想中都已经有了“含胸拔背”的理性总结了 。
之后约1853年至1880年间 , 武禹襄先生在他总结的“身法八要”中 , 其中有两要就是“涵胸”和“拔背”;其后 , 李亦畲先生在他总结的“身法十要”中 , “涵胸”和“拔背”仍被列为其中两要 。
上世纪20年代 , 杨澄甫先生则在《太极拳术十要》中把“含胸拔背”列为其中一要 , 他说:“含胸者 , 胸略内含 , 使气沉于丹田也 , 胸忌挺出 , 挺出则气拥胸际 , 上垂下轻 , 脚跟易于浮起 , 拔背者 , 气贴于背也 , 能含胸自能拔背 , 能拔背 , 则能力由脊发 , 所向无敌 。 ”
郝月如先生《身法十要释》中则这样说:“心以上为胸 , 胸不可挺 , 要往下松 , 两肩微向前合 , 谓之涵胸 , 能涵胸 , 才能以心行气;两肩中间脊骨处 , 似有鼓起之意 , 两肩要灵活 , 不可低头 , 谓之拔背 。 ”
从以上引述可见“含胸拔背”概念的出现历史悠久 , 尽管称谓不一 , 实质所指是同一的;从文字资料上可知 , 至迟到上世纪80年代左右之前 , 没有一位太极拳前辈对“含胸拔背”提出过异议和批评 , “含胸拔背”这一太极拳要领得到了自古至今无数太极拳泰斗、先辈的肯定 。 轻率地否定这一要领是一种对祖国历史文化遗产不负责任的不慎重的作为 , 对太极拳的继承和发展是有害的 , 必须予以摒弃 , 应该有更多的人真正全面认识“含胸拔背”这一要领 , “含胸拔背”同其他太极拳要领一样应得到充分的珍视、研究、继承和发展 , 这应是所有太极拳爱好者的共同语言.
站桩
站桩即立稳 , 平均之站立也 。 初习为基本桩 , 习时须首先将全体之间架配备安排妥当 , 内清虚而外脱换 , 松和自然 , 头直目正 , 身端顶竖 , 神壮力均 , 气静息平 , 意思远望 , 发挺腰松 , 具体关节似有微曲之意 , 扫除万虑 , 默对长空 , 内念不外游 , 外缘不内侵 , 似神光朗照颠顶 , 虚灵独存 , 浑身毛发有长伸直竖之势 , 周身内外激荡回旋 , 觉如云端宝树,上有绳吊系 , 下有木支撑 , 其悠扬相依之神情 , 喻日空气游泳,殊近相似也 。 然后再体会肌肉细胞动荡之情态 , 锻炼有得 , 自知为正常运动 。 夫所谓正常 , 即改造生理之要道 , 能使贫血者可以增高 , 血压高者可以下降而达正常 。 盖因其勿论如何运动 , 永使心脏之搏动不失常态 , 平衡发达 , 正常工作,然在精神方面 , 须视此身为大冶洪炉 , 无物不在陶熔体认中 。 但须察觉各项细胞为自然之同时工作 , 不得有丝毫勉强 , 更不许有幻想 , 如依上述之锻炼 , 则具体之肌肉不锻而自锻 , 精神不养而自养 , 周身舒畅 , 气亦随之而逐渐变化 , 其本能自然之力 , 由内而外 , 自不难渐渐发达 。 但切记身心不可用力 , 否则稍有注血 , 便失松和 , 不松则气滞而力板 , 意停而神断 , 全体皆非矣 。 总之 , 无论站桩试力或技击 , 只要呼吸一失常 , 或横隔膜一发紧 , 便是错误 , 愿学者慎行之 , 万勿忽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