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眼法的运用-马畅 陈式太极拳的眼法( 四 )




俗话说:“眼是心灵的窗口”, “眼为传心之官” 。 眼在人类生活中起着传神的作用 。 在演练过程中, 准确而传神的眼法不仅是使趋向完美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心法、身法、手法、劲法的综合反映 。 陈长兴曾指出:“观察在眼, 变化在心”, (见《太极拳十大要论》) 。 陈鑫也曾说过:“眼为一身精神所系之处, 眼能视敌发之色” 。 (见《陈氏太极拳图说》)由此可见, 陈氏太极拳更注重眼法的运用 。
下面将爸爸在授我陈氏太极拳过程中, 对眼神的要求整理出来, 以飨读者 。
一、 随势运行法 。
“随势”指目视的方向, 随手的运动而变化 。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眼随手动 。 眼神要随动作中的主要手和运动方向作相应的配合, 随动作的变化而变化 。 因为身体的运动要协调一致, 所以在眼随手动时, 腰也会随之转动, 即以腰为轴, 以躯干带动四肢, 并与眼神相互配合, 由眼领势, 由势辅神, 周身一家, 节节相贯 。
如“云手”时, 眼神虽注视右手, 但随腰转动的手在运行到上方时, 眼神就要缓缓地转移到左手上来, 这样周而复始, 眼神注视两掌左右变换, 从而形成上下相随, 节节贯穿, 处处相连, 密切配合的全身运动 。 拳论说:“意之所向, 全神贯注 。 ”所以眼神之动向和手足之动向不可有丝毫的分离 。
二、 左右兼顾法
在陈氏太极拳的演练过程中, 不论大身法转关, 还是小身法过转换, 或是中定定势后的承上启下之处, 眼睛要兼顾视上下左右, 这就是眼法中的“转关过角”之法 。
左右兼顾法, 即遇到手法上的折迭和步法上的转换之时, 眼神应向预定方向视之, 并兼顾运动之手 。 这样才能紧密配合手法上的折迭和步法上的转换, 使缠丝劲在四肢的运行中不致中断, 一气贯通, 避免出现零断之劲 。 眼神随手法的折迭和步法上的转换, 先视向主要运行之掌, 然后再转换过来, 视其非主要运行之掌, 并随其手足折迭转换, 使眼神的灵感与整个动作有机的配合在一起, 形成协调一致的整体运动 。
如陈氏太极拳竞赛套路中的“中盘”, “倒卷肱”等, 在两掌右上左下分开时, 眼神应先随右掌运行, 在右掌到达位置时, 眼神逐渐转向左掌, 因为太极拳在结构上的特点是前一个动作结束, 恰好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 所以在似停非停之际, 做到左右兼顾, 使眼手配合和谐, 保持前后连贯, 环环衔接 。
三、 凝神注视法
拳论云:“人之一身, 运用全在一心, 而传神全在于目” 。 眼神的运用离不开意的指挥 。 增强意的深度, 是保持在瞬间的静态眼法运用的关键 。
凝神注视, 用在一个动作或姿势完成时, 眼睛要通过掌或直接注视远方 。 从心理和生理上讲, 眼睛长时间注视手中指, 不致产生注意力分散, 眼睛不致出现“斜视”或“傍视”的现象 。 要使眼神专注于中指, 就要气降神凝, 拳势就要相对静止松沉 。 陈鑫说:“中指, 即眼视之标准” 。 陈氏太极拳以眼视中指为凝视目标, 这样即可防止注意力分散, 使心神合一气沉丹田, 眼神也可通过中指尖向前方延伸及远 。 正如陈鑫所说:“或向前平视, 或向后平视, 或向上视, 或向下视, 总之, 眼神始终不离主要手或前手中指运行 。 ”
如:“揽扎衣”, 定势时, 右手缓缓运行, 默默停止, 眼神必贯注于“右手中指甲”, 周身的精神、意识、缠丝劲皆贯注于中指末梢 。 即“满身精神皆注于此”, 从而内外相合, 周身一家 。
总之, “眼随手动, 手眼相随, 目随势注”在套路演练中的正确运用, 对于维持身体在连续的运动中动态平衡和瞬间的静态平衡, 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目之所注, 即精神所系之处”, 因此在演练陈氏太极拳时, 目光的灵感要始终贯穿于套路的始终, 这样才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陈氏太极拳舒缓柔和、快慢相间、起伏动荡、刚柔相济、形神合一的运动风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