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与神经系统 李雅轩谈太极拳( 五 )


从判断、思考贻误战机到“阶及神明”, 这是一个大脑神经系统删繁就简的过程 。 太极拳的动作随机应变, 法无定式 。 通常来说, 一个特定的全身反应需要几十, 上百块肌肉同时配合行动, 可谓是一个“系统工程” 。 大脑要指挥身体做出这样的行动, 需要调集成千上万个分别指挥各个肌肉或肌肉群的大脑运动神经元一起活动, 整个过程自然需要时间 。 然而, 再复杂的人体活动, 一旦不断重复, 就会在大脑的运动中枢被简化定型, 最终可以由少数神经元细胞指挥特定的一大群肌肉的活动, 这时的反应速度自然快了 。
根据现代神经生理学的知识, 在反复重复一种运动后, 无论该运动是多么复杂, 最后这项活动都可由大脑中越来越少的运动神经细胞加以指挥, 同时从运动决策到产生运动之间所需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而且相对肌肉之间的配合也更协调 。 然而特定的一组神经元只能指挥一种特定的动作 。 太极大师的所谓“法无定法”, 按此理论, 就应该是经过长期的锻炼, 在脑中形成了无数组特定的运动神经元组群, 以至于这些神经元组的简单搭配就可以应付任何复杂的情况 。 同时, 任何动作都只需调用少数几组甚至一组运动神经元组群即可完成, 只有这样才能“随屈求伸”“后发先至”达到太极拳动力定型的境地 。 而无数复杂的特定组群神经元的激活, 需要相应复杂的特定指令 。 这一指令就是太极拳的“意” 。 “意”本身是千变万化的, 只有太极拳的“意”才需要如此复杂而又专业化的运动指令系统与之配合 。 只有太极拳的“意”才能造就如此复杂而又专业化的运动指令系统, 只有太极拳的“意”才能驾驭如此复杂而又专业化的运动指令系统 。 因此“意”在太极拳中的重要性就可以理解了 。
太极拳练拳时动作缓慢, 据我理解就是将意念贯穿到动作中去, 即所谓“用意不用力” 。 无论推手, 练器械都要全身贯穿意念 。 意念可以给动作提供一个明确的目的性, 照此方法, 反复练习, 就可以用意念迅速指挥全身进行复杂的而且是协调的行动 。 太极拳的意念是根据“听劲”即对方的变化而变化的, 因此, 通过意念作为媒介, 可以做到自己的行动迅速地根据对方行为的变化而变化, 达到“彼之劲方挨我皮毛, 我之劲已入彼骨里”的高级阶段 。
【太极拳与神经系统 李雅轩谈太极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