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的科学修炼法 练太极拳求功须突破度( 二 )


一、传统陈式的科学性 根据体育原理和人体生命科学,具有科学性的体育运动项目的要素应该包含以下十个方面的功能: 1、对人体各系统有整体调整功能;2、增长力量;3、锻炼速度;4、增强耐力;5、增强平衡功能;6、锻炼柔韧性;7、锻炼灵敏性;8、有氧代谢;9、具有防身功能(根据孙中山先生的体育观);10、调整人的心态(即有利于心理健康) 。 学拳传拳根据本人四十八年实践,感觉陈照奎老师所传授的这套正宗传统陈式,完全符合上述十条标准: 1、此拳强调“周身一家,整体运作”,“一动无有不动” 。 特别是它强调以丹田为核心,以胸腰运化为枢纽的意领形随的意气力内外兼练的法则,对整体健康效果非常明显 。 2、拳走低势,再配合单式训练、推手及各种功力训练,肯定会增强体力,特别是增强下肢的能量 。 3、快慢相间,许多腾挪闪转的动作要求速度快,肯定对增强速度有功效(特别是二路拳,这方面的效果更突出) 。 4、始终强调下肢运作要分清虚实,人体重心总是偏于一只腿,而且强调倒换重心,裆走下弧 。 肯定对锻炼耐力效果显著 。 5、在上身中正的前提下,强调三维平衡,‘逢上必下,逢左必右,逢前必后 。 强调前后左右与上下力量对称,肯定可以增强人体的平衡功能 。 6、运作强调胸腰立体螺旋,四肢顺逆缠丝,强调松柔,发劲松活弹抖,肯定可以增强人体的柔韧功能,对输通经络及调整气血运行大有益处 。 7、拳架锻炼,再结合技击训练,强调化字当头,随屈就伸,顺势借力,“因敌变化示神奇” 。 推手强调听劲,与对方所有接触点上都有自己的“耳朵”(触觉),肯定对人体的灵敏性锻炼有好处 。 8、特别是一路八十三式拳,非常符合有氧代谢运动的六条标准(大骨节、大肌肉群参与运动,强度低,耐力强,运作不问断,一趟拳不少于十五分钟,运动有节奏,打完拳汗流而不气喘) 。 9、其本质是,大小动作都有攻防技击含义,防身功能明显 。 所以,此拳完全符合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关于体育要包含防身的功能”之体育观 。 10、拳理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和谐辩证法的哲理为指导,有利于益智思辨,调整人的思维功能,调整人的心态 。 许多学员通过练拳,不仅体质增强,情绪性格也有所改善,增强了心理健康 。 二、修炼这套拳的科学方法 愚以为,修炼这套拳的科学方法是,要狠抓三个环节,修炼三层 。 三个环节是: 1、遵循拳谱守规矩 传统拳的拳谱,是几百年来历代先辈积累经验的总结,我们要一板一眼,规规矩矩地细扣拳谱,精研力践,要切实从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学规矩,每个拳式及动作都要符合拳谱的要求:①手形手法;②眼神眼法;③身形身法;④步形步法;⑤方位角度 。 2、钻研拳理摸规律 “学拳先明理,理明则功进” 。 其拳理完全是遵循中国传统哲学——阴阳和谐辩证法 。 因此,要仔细钻研和切实抓住以下五个方面的规律性拳理,让每个拳式和每个动作都体现出此拳的真谛 。 “拳论”总的要求叫作“阴阳相济”,具体则必须体悟以下五个要领:①阴阳一体(整体观);②阴阳互包(相寓);③阴阳对称;④阴阳折叠;⑤阴阳变化的螺旋形式 。 3、明招懂劲抓实质 此拳的实质是武术 。 武术运动的精髓在于明招懂劲 。 为此,我们必须下功夫弄清每个拳式与动作劲道的五个内涵:①劲别;②劲点;③劲源;④劲路;⑤劲力结构 。 而且要弄清每个拳式的编排设计,假设对方从什么方位用什么劲力,对我施加什么力道,我又以什么手法、何种劲道应对,要一清二楚 。 在抓住上述三个环节练好拳架的基础上,再结合单式训练、推手训练、器械训练,以及各种辅助功力训练,力求拳架更扎实,更充实,使拳架达到既规矩,又具有防身应变的实战功能 。 总之,力争把拳的外形和内劲与拳理三者完美统一 。 让每个大小动作“合理合法(用法)又规矩” 。 关于三层功夫,主要是道德功夫、武术功夫与功夫 。 本人拙作《试论功夫》一文已作综述,这里不再重复 。 此外,还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练武与习文的关系 。 周文王讲:“文武一道 。 ”孔子日:“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 ”我常讲这套拳是文化、武术、养生融为一体的一门学问 。 为此,要钻研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必须有一定文化基础 。 正如陈鑫所云:“学太极拳,必先读书,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 。 ”所以,练习此拳的人,特别是作为一名优秀的传人,既要有扎实的武术功夫,还必须加强文化修养 。 今天受到全世界好评的《孙子兵法》,如果当年孙子没有文化写下来,今天我们到哪里去找《孙子兵法》? 2、专与博的关系 。 学拳要专一、认真并持恒 。 但专一又要与博学相结合 。 因为深入钻研此拳之后,你就会发现它不仅涉及武学与兵学,而且涉及生理学、心理学、人体力学、医学、哲学、养生学、美学等等,所以,钻研此拳必须不断地从多方面钻研,不断地学习和体悟,从而更加深入地把握其精髓 。 3、学拳与改拳的关系 。 有些人学会拳架后就教学,忽略改拳,甚至不懂什么叫“改拳” 。 正如陈照奎老师讲的:“如同自己脸上有污点,往往自己觉察不到,要照镜子 。 改拳如同照镜子,就是不断请老师或同道帮助自己,纠正错误和缺点,才是不断提高拳艺的必经之路 。 ”我习拳九年中请老师改拳八次 。 杨合发跟我习拳16年,每年至少改一次 。 4、练拳与参赛的关系 。 以自我刻苦修炼为主,参赛为辅 。 把自我修炼和强身健体看重一些,把参赛的名次与奖牌看淡一些 。 参加表演比赛,只不过是为了宣传这套拳 。 还是老子讲的那句话:“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 ” 5、练拳与传拳的关系 。 也是以自我修炼为主,若有人或部门、团体请你教拳,则本着以“助人为乐”的精神,热情传播,为全民健身,为传承祖国的优秀文化,本着“以拳会友”的精神而无私奉献 。 当然,若有条件办学校,积极传播也是好事 。 同时,还要本着教学相长的精神,边当教师,边做学生,而且要体悟当老师是暂时的,而在博大精深的太极拳面前,当小学生则是永久的 。 学习终生,钻研终生,修炼终生,奉献终生 。 . 6、练拳与参加搏击比武的关系 。 我们练拳的目的是为了健身防身 。 拳友之间、师生之间、同道之间,可以切磋拳技,也可以利用道具练功夫 。 但是那一种无规矩的相互厮杀拼搏的竞技,我们不必参加 。 周总理在世时,就反对自由搏击一类的散打竞赛 。 他说,体育运动、武术运动,都是为了健身强体,尽量不要伤身 。 对付敌人或见义勇为,则是另外一种义举 。 7、练拳与养生的关系 。 我们提倡“养练结合”,练拳传拳都要注意不可过于劳累,要汲取武术界一些前辈的教训,诸如只教不练,或只练不养 。 我们要注意养生的多方面要素(如心态稳定、饮食平衡、生活规律、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等) 。 8、德与艺的关系 。 “习武先修德,德成艺乃立” 。 “养生之道,莫大于养德” 。 “德高益寿长” 。 “仁者寿” 。 唐代孙思邈日:“德行不克,纵服金丹玉液,也不能延寿 。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提倡尊师敬业,谦敬品质,仁义精神,淡泊名利,重在责任,力争做一名德艺双馨的优秀传人,团结同门同道,关爱自己的学生和朋友,并且加强与太极拳各门派之间的团结合作,本着“太极一家,取长补短”的精神,齐心协力把此项运动推向全国,推向世界,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太极拳,在全世界大放异彩,让我们为造福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