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相济论-关于陈式太极拳的十大关系 陈式太极拳诀窍

「通三关」 身法上的“立身中正安舒” , 与静坐功、的身法是一致的 。 练拳时 , 脊柱节节松沉 , 随着动作的开合 , 会阴间的裆劲有上翻之意 , 百会穴虚领顶劲 , 而气往下沉 , 内气沿任督二脉自然流转 , 用功日久后 , 可使任脉和督脉自然接通 。 因此 , 中的“通三关”(尾闾关、夹背关和玉枕关) , 在拳中是不求通而自通的 。 “通三关”应从自然中不求而得 , 不可着意追求 。 通了“三关” , 全身有舒服融和的感觉 。 但不必妄求 , 否则极易发生流弊 。 在陈式太极拳中 , “通三关”的练法也有特定的姿式 。 在这种拳势中 , 任督二脉可以用意交互运接 。 试举陈鑫阐明的“闪通背”一势来加以说明 , 供大家参考 。 当头与肩往下栽时 , 臀部往上一挑 , 则督脉由会阴起 , 从长强穴逆行而上 , 过百会以至人中 , 任脉接住;下行以至丹田 , 入会阴 , 是引阳入阴 , 绕行一周 。 右手从裆下向上引时 , 任脉即从会阴起 , 由丹田逆行而上 , 以至承浆穴 , 右手随身逆转 , 手到下 , 督脉接住 , 从人中逆行过前顶后顶 , 由哑门、大椎顺行而下 , 复至长强 , 入会阴 , 是由阴附阳 , 绕行又一圈 。 待右足退到左足之后 , 右手从下上引 , 则督脉又自会阴经长强逆行而上 , 已至头顶百会穴 , 其时督脉上运已半圈;待下一势以掩手肱捶合住 , 则督脉由百会下至人中 , 任脉接住 , 由承浆下行以至丹田 , 复入会阴 , 是已经绕行三周 。 闪通背一势 , 督脉上下来回三过其背 。 「太极拳一身备五弓」 在陈、武两式太极拳的口授诀窍中 , 全身整体劲的蓄发相变是需要一身备五弓的 。 一身备五弓指的是身躯犹如一张弓 , 两手为两张弓 , 两足为两张弓 。 五弓合一 , 即为全身的整体劲 , “静如山岳 , 动若江河” , 能蓄能发 , 滔滔不绝 。 “身似弓身劲如箭” , 即是指的“五弓合一” 。 身弓以腰为弓把 , 脐后腰脊命门穴始终以意贯注 , 中定而不偏倚摇摆 , 放劲时命门穴须往后撑 。 开门(颈椎第一节)和尾闾骨为弓梢 , 上下对称 , 调节动度 , 加强其蓄吸之势(武式的身弓 , 以大椎 , 即第七颈椎为弓梢之一 , 较暗门的调节动度小) 。 手弓以肘为弓把 , 以意贯注于肘节 , 使之沉着松静而有定向 。 手腕和项下锁骨为弓梢 , 弓梢必须固定 , 前后对称;手在松柔灵活中用坐腕来固定;锁骨用意来固定 , 不使偏倚摇摆;锁骨管着两手的动向 , 锁骨的固定是两手固定的前提 。 足弓以膝为弓把 , 胯骨与足跟为弓梢 。 足弓备 , 则膝节有力而微前挺 , 胯骨松沉而后撑 , 足根下沉而劲往上翻 , 腰腿之劲自然相顺相随 。 “有上必有下 , 有前必有后 , 有左必有右” , 相反相成 , 对拉匀称;这样就能做到劲起脚跟 , 主宰于腰 , 通于脊背 , 形于手指 。 五弓以身弓为主 , 手弓、足弓为辅 , 是以腰为轴 , 上于两膊相系 , 下于两腿相随;上下相随 , 中间自然相随 。 每站一势 , 须检查是否五弓具备 , 是否形成“八面支撑”的蓄势 。 五弓合一是内外整体劲的具体规定 。 练拳或推手 , 一动势即处处要五弓俱备 。 五弓合一是做到“劲以曲蓄而有余”的必要条件 。

“阴阳相济 , 方为懂劲 。 ”的全部拳理拳法 , 统而言之 , 一阴一阳而已 。 阴阳相济(互济、交济、互根、互孕、对称、平衡等)的辩证关系 , 体现在的一系列运动、乃至一些细微的动作之中 。 为此 , 打好这套拳的关键 , 即在于如何把握住这一系列的阴阳之间的微妙关系 。 先师陈照奎先生传拳 , 特别是在分析拳的劲路时 , 处处都涉及阴阳关系 , 今择其要者阐述上下、内外、左右、前后、先后、虚实、开合、刚柔、顺逆、快慢等十个方面的关系 。 (一)上下关系 上下关系 , 主要体现轻沉兼备的拳理 , 即逢上必下 , 逢下必上;有上有下 , 有升有沉;升中有沉 , 沉中有升 。 从整体上把握 , 只要有上升的部位 , 必然有下沉的部位 , 绝对不许升皆升 , 沉皆沉 , 一切都是为了稳定重心 , 维护平衡 。 例如“金刚捣碓”动作一 , 双手螺旋上提 , 而胸腰螺旋下沉 , 屈膝塌腰 。 同一支手臂 , 手腕上升、而手指、大臂、肘关节则下沉 。 “金刚捣碓”动作五 , 右拳右膝上提 , 而左手、左腿下沉 。 “金鸡独立”势 , 右手上托 , 右膝上提 , 而左手下按 , 左腿再屈 , 重心再下沉 。 如此等等 , 都是升中有沉 , 沉中有升 , 轻沉兼备 。 即便是有些动作四肢皆上升 , 双脚腾空 , 而躯体部分 , 特别是腰裆部 , 仍要求相对下沉(如二路“搬拦肘”式动作一) 。 打拳的整个过程中 , 对刻都要注意 , 上有虚领顶劲 , 下有气沉丹田和五趾抓地 。 即便是非常细微的动作 , 也要坚持轻沉兼备 , 如许多扬指坐腕(舒指塌腕)动作中 , 也是要求有轻有沉 , 有上有下;手指上扬 , 掌根下塌 。 从内气、内劲看 , 也往往是要求四成上升 , 六成下沉;对拉拔长 , 上下对称 , 升沉统一 。 从技击上看 , 则要求上下相随 , 上惊下取 , 上引下击;甚至是上、中、下三盘同时并取 , 但支撑躯体的一条腿仍要屈膝下沉 , 以稳定重心(如“金刚捣碓”动作五) 。 因此 , 打拳切忌有上无下(飘) , 有下无上(失去领劲)等病 。 时刻注意做到上盘轻灵 , 下盘沉稳;四肢轻灵 , 腰下沉等等规律的要求 。 (二)内外关系 内外关系比较复杂 , 首先要求内外一体的整体劲 。 其中最重要的又是内动带外动 , 即内不动 , 外不动;腰不动 , 手不发;大小动作均要求丹田带动 。 同时 , 外形动作的熟练 , 又促使内部(丹田)运动 。 正如《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所云:“阴在内 , 阳之守也;阳在外 , 阴之使也 。 ”内外互济、互用 。 其次是要求做到呼吸与动作相济 , 内呼吸(丹田)与外呼吸(肺部)相济 , 做到内气、内劲与外形动作相协调 , 顺遂 , 内气的周天开合与肢体的动作开合要一致 , 切忌内动外不动或外动内不动 。 内外关系 , 还有一个意与形的关系 。 有的拳种重意不重形 , 甚至要意不要形 。 而陈式拳则是既重意又重形 , 要求形神兼备 , 要求意、气、力、精、气、神高度统一 。 从更高的境界要求 , 太极拳应该把肌体锻炼与性格、气质修炼统一起来 , 使身心得到全面锻炼 。 因此 , 打拳时还要注意眼神所向 , 注重意念力的培养 , 使精、气、神完美统一 。 (三)左右关系 “拳者 , 权也 。 ”(陈鑫) , 打拳过程中要使自己身体象一台秤 , 随时保持左右平衡 。 其方法就是“左发右塌 , 右发左塌” , “沉左臀翻右臀 , 沉右臀翻左臀” 。 凡是右手臂发下沉采劲时 , 则重心必须偏左;左手臂发下沉采劲时 , 则重心必偏右 。 左手往前发劲 , 右时要后称;右手向前发劲 , 左时必然后称(如“掩手肱捶”最后发劲) 。 双手同时向右发劲(如“六封四闭”动作三) , 左臀必须下沉;双手同时向左发劲时 , 右臀必然下沉(如“第二金刚捣稚”动作二) 。 总之 , 逢左必右 , 逢右必左 , 以随时维持自身平衡 。 切忌一头沉 , 跟头棍;切忌左右歪斜 , 左右摇摆 。 此外 , 在左右关系中 , 还有一个左右与中间关系问题 。 即不论向左向右运劲、发劲、都要保证不失中 , 保持中盘中正安舒 , 维护“大本营”的稳定 。 象下棋一样 , 老帅不能轻易离位 , 因此 , 左右手常常是有一只在中线(胸前、腹前、眼前 , 或两膝前中线) , 就是为了不失中 。 再次 , 发劲时还有左右一体之要求 , 即右拳向右前发劲 , 左拳(肘)必然向左后称劲 , 这时开胸合背 , 左称之劲通过脊背传导至右拳 , 使左右在螺旋中发劲整体若一(如“掩手肱捶”动作五) 。 (四)前后关系 “前去之中必有后撑 。 ”前发后塌 , 逢前必后 。 同样 , 后退之中必有前进(如“倒卷肱” , 二路之退步“兽头势”) 。 做到退中有进 , 前后兼顾 。 一般后退之步要以脚顿地发劲(劲传导至前手) , 又是一个前后一体 , 即后撤顿步所发之劲力(反弹力)与前手发劲既对称又合一 。 同时 , 后撤之脚还可以套击、扣套敌人之前腿 。 这样 , 一退一进 , 边退边进 , 下退上击 , 后退之中有前击 , 又是一个“前后相济” 。 又如“左冲、右冲”势 , 有前有后 , 八面支撑 , 以保持重心稳定 , 自身平衡 。 因此 , 打拳切忌前俯后仰 , 切忌弯腰、挺胸、蹶臀、跪膝(膝盖超出脚尖) 。 打拳还讲求“耳听身后” , 也是为了打前防后 , 前后兼顾 。 (五)先后关系 或称“往复关系” 。 《拳论》有云:“往复有折叠”折叠者 , 即从反面入手的一种来回劲 , 欲左先右 , 欲右先左;欲前先后 , 欲后先前;欲上先下 , 欲下先上;欲收先放 , 欲发先蓄;欲要先给 , 欲给先要等等 。 技击中的“声东击西” , 先化后发 , 先引后击 , “引进落空合即出”等要领 , 都是这种往复折叠劲的运用 。 所以 , 太极拳架中许多动作的组合 , 都是忽左忽右 , 一上一下 , 一引一进 , 一反一正 , 一卷一放等等 。 尤其发劲之后 , 必须有一个“接劲” , 接劲实质上就是这种欲左先右的折叠劲 。 例如“懒扎衣”结束之后 , 接“六封四闭” , 右手一定先向右棚一下之后再向里收 。 “前螳”接“第二斜行” , 也是右手先向外棚一下再走下弧里收 。 其技击含义就是“欲要先给” , 先给对方一点棚劲 , 从而加大对方向外的反弹劲 , 以便更有利于“引进落空” 。 “兵不厌诈” , 就是这种先后关系在拳法上的体现 。 拳法中还有“后发先至”一说 , 如何解释?我认为其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我不主动进攻别人 , 我处于应击者的地位 , 但一旦对方出手 , 与我交手 , 我即神速击之;二是我不先发劲 , 让对方先发劲 , 我对来力先引化之 , 化其实 , 探其虚 , 即先沾连粘随 , 从不丢不顶中讨消息 , 然后快速击其要害 , 破其根节而取胜 , 故“后发先至”还含有“后发先胜”之意 。 (六)虚实关系 不倒翁为什么不倒?一是它只有一个重心 , 二是它的重心总是偏下 , 三是它的底都是圆形的 , 四是它上虚下实、上轻下沉 。 人 , 却有两只脚 , 如何掌握这种“不倒翁”的本领?重要的方法之一 , 就是虚实互换 , 虚实互根 , 并且注意重心下移 , 在倒换重心时裆走下弧(为了在倒换重心时仍能保持下盘沉稳) , 以维护自身的动态平衡(又称为随遇平衡) 。 那么全身在复杂的运动中 , 各个部位 , 特别是四肢 , 如何和谐地相互配合 , 来达到这种平衡?这里要把握三种虚实关系:一是重心虚实的调整 , 二是发劲时的虚实关系 , 三是手足虚实的搭配关系 。 整套太极拳在行功过程中 , 重心不是偏左就是偏右 , 两脚在虚实倒换中以维持身体平衡 。 陈式太极拳两脚虚实比例一般是四六开 , 也有三七、二八开的动作(如虚步、仆步等) 。 发劲时 , 发劲之足为实 , 另一足为虚(与重心虚实是两码事) 。 上肢发劲与下肢配合问题 , 按陈照奎老师教拳 , 左手向前们下 , 或向下发劲 , 左脚必然为虚 。 但是 , 左手如果是向前偏上 , 或向上发劲 , 则左脚也可以是实 。 这与那种强调“凡左手发劲左足必虚 , 的机械虚多论大不相同 。 (七)开合关系 把握开合关系 , 要注意四点:①欲开先合 , 欲合先开 , 即逢开必合 , 逢合必开;②开合相寓 , 即开中有合 , 合中有开 。 如“白鹤亮翅”定势)双臂展开而两足相合、足合而膝档开 , 两臂开而两手相合 。 而且先是两手虎口相合 , 最后又变作两手掌根相合 。 又如“初收”动作一 , 两手相合(上搓劲) , 而两肘却要棚开(为加大搓合劲) 。 “懒扎衣”动作三 , 则是上合下开 , 总是开中有合 , 合中有开;③掌握处处都有一个开合 , 例如 , 胸开背合 , 背开胸含 。 就是一只手中也有开合 , 如大小鱼际合 , 拇指与小指合等等;④要讲求外形开合与丹田开合相配合 , 动作开合与内呼吸开合相配合 , 从而做到内气鼓荡 , 外形饱满 。 陈照奎老师讲:“推手时谁能合谁能赢 。 ”他不仅要求手与手合 , 手与脚合 , 肘与膝合等等 , 而且要求有时左肘与右膝合 , 右肘与左膝合等等、要求把周身的劲合到一个着力点上 , 合到对方的 , 重心线上 。 开也是为了合 , 欲发劲 , 必先求劲合 。 “引进落空合即出” , 就是强调一个合字 。 (八)刚柔关系 刚柔相济 , 刚柔互补、互孕 , 是太极拳的主要特征之一 。 刚柔相济的劲力 , 是整体性的(刚与柔不可分)、螺旋式的、轻沉兼备的一种弹性劲 。 不论劲大、劲小 , 不论动作快慢 , 不论是蓄、是发 , 其劲力都是刚柔交济 , 即陈鑫所云“五阴五阳称妙手” 。 太极拳的“棚”劲即是这种刚柔相济劲的总概括 。 棚字 , 有向外支撑 , 膨胀之意 , 如气球、轮胎、弹簧、钟表发条等等 , 都是这种棚劲的形象化 。 《拳论》云“筋骨要松 , 皮毛要攻” , 也是这个含义 。 又例如农民赶牲口的鞭子 , 鞭杆是柔的、鞭梢是柔的 , 但是发抽打劲力时 , 则是非常有力的非刚非柔、又刚又柔的弹性劲 。 陈鑫云:“是艺也 , 不可谓之柔 , 亦不可谓之刚 , 只可名之为太极 。 太极者 , 刚柔兼至而浑于无迹之谓也 。 ” (九)顺逆关系 陈式太极拳以顺逆缠丝为其精华 。 非顺即逆 , 处处皆讲螺旋式的缠丝劲 , 不论是开合、虚实、刚柔快慢变化 , 都要走缠丝劲 。 顺与逆的变化 , 是根据着力点的变化而变换 。 因此双手、双臂、双腿 , 都是一顺一逆 , 或双顺双逆的折叠变化 , 其变化的依据往往是根据敌人力点的变更而变化 。 有人认为手臂可以双顺双逆 , 腿部只能一顺一逆 , 不能有双顺双逆 。 他认为双顺必后仰 , 双逆必前俯 , 陈照奎老师则认为不能绝对化 。 例如“倒卷肱”退步时 , 撤退之步里扣 , 两膝里合 , 就有一个短暂的双逆过程 。 从技击上看 , 这时双腿里合 , 正是用膝击或足套对方腿的时机 。 太极拳推手中的沾连粘随 , 化打结合 , 都是靠顺逆交替变换 , 不断变更着力点 , 以达到化实击虚之目的 。 所以 , 冯志强老师说:“推手的诀窍 , 一顺一逆而已 。 ”此外 , 为了在顺逆变化时避免飘浮之病 , 还必须注意在手的顺逆变换时要坐腕(塌腕) , 以腕为轴 。 同时 , 要注意垂时、松肩 。 注意不论梢节、根节 , 顺逆变化都要走腰劲 。 (十)快慢关系 事物都是波浪式前进 , 为了体现太极拳的节奏感 , 打拳速度要快慢相间 , 即有快有慢 , 忽快忽慢 。 不仅一套拳有快有慢 , 有高潮 , 而且一个拳势 , 甚至一个动作 , 也要有快有慢 。 例如走一个圈 , 下半圈慢(蓄势或引化) , 上半圈快(发劲) , 这样打拳既不累 , 不平板 , 又易引起兴趣 , 做到活泼泼地汗流而不气喘 。 从技击上看 , 这种快慢相间的锻炼方法 , 利于增强发放弹抖劲过程中的缓冲力与爆发力的结合 , 并且有利于迷惑敌人 。 正如陈鑫所云:“虚拢诈诱 , 只为一转 。 ”当然 , 在学习和练拳过程中 , 快慢可以由练拳人自行调节 。 例如:一路拳比二路拳要慢;习拳时慢 , 发劲时快;练套路时慢 , 练单式时快 。 习拳时必须慢 , 慢方可动作到位 , 劲力到位 , 处处规矩 。 练单式则必须快 , 快方可练速度 , 练力量 , 以增功力 。 练功时慢 , 表演时快 。 而且要注意慢中有快 , 快中有慢 。 做到慢而不呆滞 , 快而不丢 , 快而不乱 , 快而不丢缠丝劲 , 不丢动作 , 不忘轻沉兼备;快而不失沉着 , 慢而不可间断 。 我想 , 打拳时能处理好这十个关系 , 其拳的功力和神韵就可观了 。 以上我主要是根据阴阳相济的拳理 , 阐述了自身维持平衡的一些重要措施 。 此外 , 在应敌实战之中 , 还要运用阴阳相济的原理)千方百计破坏敌人的平衡 。 运用缠丝法 , 设法以我之阳击敌之阴 , 以我之阴化敌之阳 。 并且要千方百计使敌阳之更阳 , 阴之更阴(如推手中之打空、打回、打直等等战术) , 使他阴阳不能互济 , 使他阴阳离决 , 从而失去平衡 。 只要他失去了平衡 , 如何击打和发放 , 就都好办了 。 《内经》有云:“阴平阳秘 , 精神乃治 , 阴阳离决 , 精气乃绝 。 ”运用到技击之中 , 就是千方百计使我本身阴阳互济 , 而使敌人阴阳离决 。 按《老子》的说法 , 这叫“以正治国 , 以奇用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