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行拳要则背诵篇 太极拳论解

王宗岳是清乾隆年间的山西人(故称山右), 1792年他在河南洛阳教书, 1795年在河南开封教书, 他的著作有《论》一篇, 解释长拳和十三势内容的残稿一篇, 修订了《打手歌》一篇和《阴符枪谱》, 共四种 。
《论》以两仪立说, 解释十三势以八卦、五行立说, 《阴符枪谱》以阴符立说 。 阴指暗, 符指合, 故阴符意为「静处为阴动则符」, 正如阴符枪法的原则「静如处女, 动如脱兔」 。
王宗岳少年时读过经史, 也读过《内经》、《道德经》及兵法等书, 兼通击刺之术(击剑、刺枪), 枪法最精 。 《拳论》实际上是概括性很强的总结推手经验的论文, 它所依据的理论, 是我国古代哲学朴素的阴阳学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以此作为太极拳的基本理论, 就使太极拳在广泛流传中不致练成刚拳、硬拳, 也不致练成柔拳、软拳, 而是大家公认的有柔有刚、刚柔相济, 这应该就是《太极拳论》的主要贡献 。 下面, 对《太极拳论》逐句逐段试作解释 。
一、太极者, 无极而生, 阴阳之母也
所谓太极, 古人「谓天地未分之前, 元气混而为一, 即太初、太一也」(《易˙系辞》), 这是我国古代的天体演化论, 把太极形容为阴阳两气, 混沌未分 。 也有人解释太极是屋中最高处正梁的中心, 意为最高、最中心的东西 。 太极图呈圆形, 内含阴和阳两个半弧形的类似鱼形的图案, 太极拳采用这个名称, 象征着太极拳是圆转的、弧形的, 刚柔相济的拳术 。
「无极而生」, 周敦颐(1017一1073)所著《太极图说》说:「无极而太极, 太极动而生阳, 动极而静, 静而生阴, 静极复动 。 一动一静, 互为其根, 分阴分阳, 两仪立 。 ……阴阳一太极也, 太极本无极也」 。 王宗岳说:「太极者, 无极而生」, 是根据《太极图说》而立论的 。
「阴阳之母也」, 意指阴阳两气包含在太极之中, 所以说太极是阴阳之母 。 二、动之则分, 静之则合古人认为太极是一个混圆体, 包含阴阳两气, 动时这个混圆体就起变化, 分阴分阳, 所以说太极生两仪, 亦即「动之则分」 。 静时仍然是一个混圆体, 阴阳变化虽然相对静止, 但阴阳的道理完全具备, 所以叫做「静之则合」 。
上面五句话, 讲的是太极拳的理论, 下面就根据这种理论来阐明太极拳推手的要领和方法 。
太极拳创造于清初十七世纪六十年代左右, 创造人是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 他写的太极拳的原始理论《拳经总歌》有:「纵放屈伸人莫知, 诸靠缠绕我皆依」两句话, 王宗岳据此进行了发挥 。 三、无过不及, 随屈就伸
推手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来屈伸进退, 要随看对方的动作而采取攻防动作, 不可主观, 不可盲动, 要随对方的屈伸而屈伸, 人屈我伸, 人伸我屈, 要和对方的动作密切不离 。 不要过与不及, 要不顶不丢, 对方进一寸, 我退一寸, 进一分, 退一分, 退的少了成为顶, 退的多了成为丢 。
「直来横去, 横来直去」是各流派的共同经验, 太极拳推手还有形象上缠绕绞转的「粘」、「随」特点, 可练习皮肤触觉和内体感觉, 以利了解对方的动向、力点和快慢, 作出判断来克制对方, 这比单凭目力来判断对方动向的拳种, 多了一种侦察能力「听劲」 。
四、人刚我柔谓之走, 我顺人背谓之粘
推手时要放松, 攻和防都如此, 逐渐练出一股柔劲来, 刚劲好像一根硬木头, 坚实, 但变化少, 柔劲好比钢丝绳, 变化多 。 俗语说:「软绳能捆硬柴」, 但从理论上讲, 柔能克刚, 刚也能克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