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采访人员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了解到 , 近日 , 由该院水稻研究所王丰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杂交稻优质不育系泰丰A的创制与应用”获得2021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过去杂交稻“高产不优质”
“民以食为天 , 食以稻为先” 。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 由于人多地少 ,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 , 杂交稻育种的主要目标就是育成高产品种以解决温饱问题 , 一批高产品种的育成 , 为解决温饱问题做出重要贡献 。 然而 , 由于高产品种大多粒型短圆 , 垩白和心腹白多 , 适口性和饭味不理想 , 商品性普遍较差 , 导致人们对杂交稻的印象就是“高产不优质” 。 20世纪80-90年代 , 广东常规优质稻育种研究取得较好进展 。 一批细小长粒、晶亮透明、油光滑润的优质丝苗米成功育成并广受市场欢迎 , 畅销港澳、东南亚、欧美和非洲市场 。 但粒型短圆、垩白率高、口感差、有产量没质量等问题仍普遍存在 。
受常规优质稻发展的启迪 , 20世纪90年代中期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王丰研究员带领的水稻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团队前瞻性提出“杂交稻必须走优质化道路才有出路”的思路 , 经过多年潜心研究 , 成功打破杂交稻“高产不优质”的魔咒 。
省农科院院长陆华忠(左)与王丰研究员(右)参加全省科技创新大会
王丰研究员作为获奖代表领奖
【打破杂交稻“高产不优质”魔咒!这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十年一剑 , 铸造优质稻种业芯片
杂交稻品质受母本和父本共同影响 。 经过系统研究 , 项目团队发现杂交稻母本不育系对杂交稻品质起决定性作用 。 为达到“产量不降低品质大幅度提升”的育种目标 , 项目团队创造性地提出通过培育粒型细长、千粒重中等、垩白率低、整精米率高、直链淀粉含量较低、胶稠度大的优质不育系 , 来解决杂交稻“高产不优质”的问题 。
根据以上思路 , 项目团队结合品种广泛适应性、抗病性、扩大遗传距离提高杂种优势水平等综合要求 , 广泛收集和精细评价育种亲本材料 , 选定了华南广泛应用的保持系“博B”与米质较好、抗稻瘟病的常规品种“浙9248”进行杂交 , 育成聚合了米质、抗性和适应性的优良中间保持系 。 为进一步改善食味与粒型 , 再挑选食味外观较好的优良材料“米30”进行复合杂交 , 使“米30”的优良基因进一步与材料聚合 。 通过分步杂交 , 逐步聚合目标性状(基因);采用本地(广州)与异地(海南、龙川)穿梭育种、大田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精准鉴评与筛选技术 , 于2007年育成粒型细长(4.3)、整精米率高(74%)、垩白率低、食味好、综合性状优良的优质不育系泰丰A 。
为进一步解析优质不育系泰丰A/B优质高产的遗传基础 , 项目团队利鉴定出控制外观、加工和食味等品质性状的重要QTL(基因) , 并且成功破解水稻“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关键基因 。
摘金夺冠 , 泰优群星“味蕾”争霸
目前 , 研究团队利用泰丰A组配育成42个优质杂交稻已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 。 其中 , 泰丰优208连续两届获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 , 泰优1002和泰优553分获第二届和第三届金奖 。 此外 , 泰优398、泰优390、泰优明月丝苗等多个品种在国家和省(市)级食味鉴评中获得金奖 , 成为多省优质稻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 泰优390成为全国年种植面积最大的三系杂交稻 。
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统计 , 截至2020年底 , 泰丰A系列杂交稻累计推广3132万亩 , 按主要组合区试平均亩产509.78千克计算 , 累计生产稻谷159.66亿千克;按优质稻谷收购价3.2元/千克计算 , 创造社会产值510.92亿元;按优质稻谷每50千克加价10元收购计算 , 新增产值31.93亿元;按主要组合区试平均每亩增产17.76千克计算 , 推广3132万亩共计增产稻谷5.56亿千克 , 新增产值17.80亿元 , 扣除重复计算部分 , 累计新增产值48.62亿元 。 此外 , 泰丰优系列组合稻瘟病、细条病和白叶枯病的田间抗病性较好 , 按每亩节约农药和人工打药成本约50元计算 , 累计节支增效15.66亿元 , 生态效益显著 。
推荐阅读
- 遇到了这样一个“不幸”的人,可能会让你生不如死,对生活珍惜
- 别不好意思,带你探究“灰指甲的秘密~”
- 济南药店已停售退热药、止咳药,抗病毒、抗菌素“四类药品”
- 中药材并非都是“越陈越好”,医生提醒:这些中药材不能长期保存
- 月季花爱招虫,给你支3招,让它从此摆脱“药罐子”称号!
- 冬季要学会给子宫“添衣”
- 冬季养生10法 增强御寒抵抗力
- 冬季养生之道
- 济南:7天内没有核酸阴性记录,健康码将“亮黄牌”
- 每天多吃一个鸡蛋有风险?亚洲人或享有“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