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国别体史书有哪些,资治通鉴中的十大名篇


国别体呵编年体分别有哪些史书,请分别写出来 急用!!!!!! 国别体是以不同的国家为主体,分别记述同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国别体史书主要有《国语》、《战国策》《三国志》 。
《国语》也被叫做《春秋外传》,或者《左氏外传》,它是春秋时期一部重要的史书,据传是由鲁国的左丘明所著,宋代以后有不少学者认为《国语》真正的作者应为西汉的刘歆,这部书分别记述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个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时间跨度五百年左右 。
《战国策》描写的是从战国初期到秦国统一六国这240年间的一些历史事件,它主要描写的是战国时期说客们的言行策略以及他们的政治观点,《战国策》的作者无法考证,后世认为它的作者不是一个人,应该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 《战国策》的哲学观点倾向于道家,社会政治思想接近于法家,因为与正统的儒家思想相悖,所以也被后世称为离经叛道之书 。 《战国策》语言警策,逻辑精密,纵横捭阖,文采斐然,是后世了解战国社会的重要文献资料 。
《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中的第四部,它分别描写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事件及重要人物,《三国志》最早是分为三部史书:《魏书》、《蜀书》和《吴书》,一直到北宋时期这三部史书才正式合为一部历史 。 因为《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继承魏统的晋朝人,所以《三国志》以魏国为正统,魏国内容约占一半内容,吴国占三分之一,因为蜀国没有史官,历史资料最少,蜀国内容只有六分之一左右,《三国志》取材严谨,语言简炼,被后世誉为二十四史中的四大良史之一 。
史书中的国别体、纪传体和编年体三种编撰方式,构成了我国历史资料主要骨架,都是中华文明和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 。

国别体,章回体,纪传体,编年体都有什么史书? 《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记,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 。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 。
作品介绍:
《国语》为左丘明所撰 。 宋代以来,包括康有为在内的多位学者怀疑《左传》为西汉刘歆的伪作 。 该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 。 《国语》中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
起自西周穆王,讫于战国初年的鲁悼公,分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国约427年的史实 。 在春秋战国之际由晋国的史官编纂成书 。
相较《左传》,《国语》所记事件大都不相连属,且偏重记言,往往通过言论反映事实,以人物之间的对话刻画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 《国语》按照一定顺序分国排列 。 在内容上偏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 。 这是国语体例上最大的特点 。
《国语》全书二十一卷,《周语》三卷,记载了西周穆王、厉王直至东周襄王、景王、敬王时有关“邦国成败”的部分重大政治事件,反映了从西周到东周的社会政治变化的过程 。
《鲁语》二卷,则着重记载鲁国上层社会一些历史人物的言行,反映了春秋时期这个礼义之邦的社会面貌 。 《齐语》一卷,主要记载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采取的内政外交措施及其主导思想 。
《晋语》九卷,篇幅占全书三分之一强,它比较完整地记载了从武公替晋为诸侯,献公之子的君权之争,文公称霸,一直到战国初年赵、魏、韩三家灭智氏的政治历史,从公元前678年到公元前453年,时间长,分量重,所以有人把《国语》称为“晋史” 。
《郑语》一卷记周太史伯论西周末年天下兴衰继替的大局势 。 《楚语》二卷,主要记灵王、昭王时的历史事件 。 《吴语》一卷、《越语》二卷记春秋末期吴、越争霸的史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