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国别体史书有哪些,资治通鉴中的十大名篇( 二 )


扩展资料:
其它国别体史书:
1、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 。 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 。
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 。 《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
该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 《战国策》一书的思想倾向,因其与儒家正统思想相悖,受到历代学者的贬斥 。
《战国策》曾被斥之为“邪说”、“离经叛道之书” 。 “《战国策》基本上自成一家 。 其道德哲学观多取道家,社会政治观接近法家,独与儒家抵牾不合,因而为后世学者所诟病 。 ”
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 。 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 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 。
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 。 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 。 吴师道作《战国策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战国策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校注》 。
2、三国志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
当时魏、吴两国已有史书,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 。
蜀国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 。
陈寿开始在蜀国任职,受宦官排挤不得志 。 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 。
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才合为一书 。 而最终成书,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 。 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 。
《三国志》也是二十五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什么 1、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 。 《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记,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起自西周穆王,讫于战国初年的鲁悼公,分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国约427年的史实 。 在春秋战国之际由晋国的史官编纂成书 。 《国语》的记事比《春秋》详细生动得多,也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 。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 。 西汉后期的刘向校理群书,加以整理,去其重复,得33篇,按国别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燕、赵、魏、韩、宋、卫、中山12国策,定名为《战国策》 。 晋陈寿《三国志》记载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

2、章回体不是史书体例,是小说,四大名著都是章回体;

3、纪传体:
纪传体,东亚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皇帝的传记称“纪”,一般人的称“传”,特殊情形的人物称“载记”,记载制度、风俗、经济等称“志”,以表格排列历史大事称“表”)的方式记叙史实 。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以前的史书多以编年体记述),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及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 。 而日本的《大日本史》也是以纪传体写成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