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十 )


1.在学案设计中体现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 , 激发学习兴趣 , 让学生学有动力 。
以学生为主体 , 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学生应是教学活动中心 , 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 , 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 , 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 。 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孔子说:“知之者 , 不如好之者 , 好之者 , 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 , 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让学生学有动力.
(1)数学学案设计抓住导人环节设下悬念 , 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 , 教师可以请学生想好一个数 , 把这个数经过加减乘除一系列运算后的结果告诉教师 , 教师很快猜出学生想好的那个数是几 , 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 , 教师指出奥妙所在 , 引入课题 , 十分生动有趣.
(2)数学学案设计复习简单问题,让学生有成功感,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欲望.
(3)数学学案设计中 , 引入数学实验 , 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 , 参与包括探索、发现等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使其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感 , 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时 , 学案设计如下问题:“三根木棒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吗?”大多数学生回答是肯定的.这时 , 教师拿出三根木棒进行演示 , 当学生看到居然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时 , 感到很惊奇.这时教师再演示把最长的木棒适当截去一段后 , 与另两根组成了一个三角形.然后教师启发学生自己动手用木棒去寻找三角形三边长应满足怎样的关系才能构成一个三角形.这样的教法既能促使学生探索 , 又能将思维引向深入 , 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4)数学学案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入新课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使学生较快地进入新的学习情景 。 如对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的学习 , 先提出这样的问题:一块三角形的玻璃被打成两片(图略) , 要配一块同样大小的三角形玻璃要不要将两块都带去?如果只带一块 , 那么应带那一块?为什么?学生思考或回答问题时 , 已感受到:两角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一判定方法 。
2.学案导学中加强学法指导 , 让学生有“法”可依 。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 它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 , 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 , 改进课堂教学 , 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 , 更要指导他们“会学
第一 , 教学生“读一读”.学案开始为学生编好阅读课本填空和问题设计 , 并指导学生掌握“读读、划划、算算、写写”的预习方法 , 逐步学会归纳整理 , 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如学习“圆周角”一节时 , 可设计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预习:①圆周角是怎样定义的?对比圆心角的定义两者有何不同?②圆周角定理的证明为什么要分三种情况进行.③圆周角定理有哪些推论 , 这些推论如何证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