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功能不全的诊断方法 子宫内膜活检能准确判断黄体功能

目前 , 尚无理想的标准来诊断黄体功能不全 。 因其往往无明显的临床表现 , 仅能从月经周期短、不孕和早期流产等病史中得到诊断线索 , 临床主要依靠实验诊断来了解孕酮的分泌功能和子宫内膜的生物效应 , 超声监测有助于反映卵泡发育和排卵的情况 。
【黄体功能不全的诊断方法 子宫内膜活检能准确判断黄体功能】 子宫内膜组织学能较真实地反映雌、孕激素的生物效应 , 目前它被公认为比较可靠的诊断方法 。 Noyes(1950)和Shangold(1983)描述了黄体期每天的内膜特征 。 若活检的子宫内膜组织学未达应有的特征 , 即比应有的组织学特征落后2天 , 如此则可诊断为黄体功能不足 。 Noyes等认为按月经周期28天计算 , 在月经周期的第17天子宫内膜腺体扩大、细胞核下出现糖原空泡;第19天腺体分泌明显;第22—23天子宫内膜间质水肿;第24天螺旋动脉周围的间质出现蜕膜样变化;第25天上皮下也出现蜕膜样变化;第27天全部子宫内膜间质均呈蜕膜样变化 , 且有淋巴细胞浸润;第28天月经来潮 。 若按上述方法来判断内膜的情况 , 则子宫内膜活检的时期必须准确 , 否则无法判断活检日是月经周期的第几天 。 若仅用基础体温来指导取材往往欠准确 , 因此有用超声监测卵泡 , 结合尿LH测定来确定排卵日 , 再计算子宫内膜活检日 。 有作者提出在基础体温上升的第12天或LH峰开始的第13天后做子宫内膜活检 。 此外 , 子宫内膜组织学的诊断标准可因人而异 , 也影响诊断准确性 。 Noyes和Haman报道两位观察者观察同一组织诊断为相同组织学特征的仅占25% 。 Scott等报道两位观察者同一子宫内膜组织 , 结果80%不一致 , 有早晚2天的差别 , 为此亦有将分泌期子宫内膜分为早、中、晚3期作诊断的 。
本文作者是这样选择子宫内膜活检时期的:①先采用测定基础体温的方法观察2个月经周期 , 然后按观察的资料选择下一次月经预期来潮的前l—3天做子宫体前后壁内膜活检(不必按诊刮的要求取内膜);②再按照子宫内膜活检日后月经来潮的日期 , 推算子宫内膜活检日应为月经周期的第几天 。 若能做超声监测确定排卵当更具价值 , 且能明确排卵前优势卵泡的大小和形态 。 严格地说若2个月经周期均有相同的子宫内膜组织学诊断方可诊为黄体功能不足 。

临床上除表现不育和反复妊娠早期习惯性流产外 , 黄体功能不全很少有特异性症状 。 因此 , 当排除其他不育因素后 , 患者的月经基本规则并有排卵的不育妇女 , 应考虑黄体功能不全的可能性 。
黄体功能不全有时亦可存在正常排卵或无排卵性周期交替出现的现象 , 此时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则或月经量过多 。
迄今精确诊断黄体功能不全尚存在一定困难 , 目前可借助于以下方法诊断 。
(一)测定基础体温(BBT) 。 但应指出 , 以BBT曲线变化估计黄体功能状况并不精确 , 因此 , 应以BBT作参考 , 选择合适的子宫内膜活检或激素测定 。
(二)子宫内膜组织检查 。 子宫内膜组织检查是诊断黄体功能不全的重要依据之一 。 对经前诊刮仍应慎重 , 最好在内膜活检周期采取避孕措施 。 即使意外发现有妊娠 , 亦不必惊慌 , 应予以积极治疗 , 严密随访 。
(三)激素测定 。 关于诊断黄体功能不全的血孕酮含量标准尚有争议 , 一些研究者认为正常值为15 ng/ml为恰当 。
关于不育与黄体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清孕酮含量和子宫内膜组织学表现是否一致 , 也尚有
分歧 。 一般认为两者一致者占59.1%~75% 。 因此对不育和反复流产者 , 都应做子宫内膜活检和血清孕酮测定 。 两者可以互相补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