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形梵意 印度瑜伽( 二 )


梵我合一
在吠陀时代的印度 , 信奉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的婆罗门教盛行 。 为了取悦神灵 , 婆罗门教的信奉者不惜以牲畜甚至人作为牺牲 。 宗教仪式中最重要的马祭要持续三周 , 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 劳民伤财 。 大约从公元前800年开始 , 作为天启圣典的奥义书的出现代表了对吠陀“祭祀万能”的反叛 。 随着奥义书中所强调的“梵我合一”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 瑜伽也成为一种智慧修行的方式 。
作为修行方式的“瑜伽”最早出现于《鹧鸪氏奥义》 , 在一个人的修持之中 , “信仰为其头 , 法律为右翼 , 真理为左翼 , 瑜伽为躯干 , 元素为其尾 。 ”在《石氏奥义》中 , “瑜伽”一词有了更为深刻的含义 , “当五识和心意调息 , 思维不再起动 , 这才达至高境 。 此境被称为瑜伽 , 诸器官被牢牢地抑制住 , 此时再不分心 , 瑜伽是其始 , 也是其终 。 ”这与《瑜伽经》中“制感 , 使感觉器官与相应的对象分离 , 置于心的控制之下”以及“执持 , 使心专注一处 , 不得驰放”的看法已较为接近 。
在同一时期的《白骡奥义》中 , 实践瑜伽的行法也得到了系统的阐述:静坐的姿势要胸、颈、头保持一致 , 挺直身体 , 坐姿对称 , 使意念通过各种感官进入心;呼吸的调整要求气息长而细 , 从鼻孔出入;控制意念要像制服野马一样;静修的地点要选择“一块清洁平整的地方 , 无火、烟、沙石和水塘 , 在这里不分心 , 不刺眼 , 可避风” 。
但是在奥义书中 , 梵我合一是其核心思想 , 是人的终极信仰 , 是人生和宇宙的大道;与之相比 , 瑜伽只是明心见道之术 , 两者是道与术的关系 。 只有到了《摩诃婆罗多》 , 尤其是其中的《薄伽梵歌》时 , 瑜伽才作为主题之一被认真对待 , 并在圣典之中俨然占有一席之地 。 《摩诃婆罗多》是古印度人的伟大史诗 , 《薄伽梵歌》是其中的一部分 。 在《薄伽梵歌》中 , 婆罗门教和印度人固有的原始信仰以及数论和耆那教等多种思潮被融会贯通 。 至此 , 梵我合一是通过瑜伽冥想而不是通过智性来达成的 。
大约在公元300至500年之间 , 古典瑜伽的系统性著作《瑜伽经》成书 。 该书的作者钵颠阇梨虽然不是瑜伽的首创者 , 但他在使瑜伽体系化方面功不可没 。 由此书及其广泛的注释文献发展而成的哲学体系 , 成为印度哲学六大古典体系之一 。 而且瑜伽行法至此也形成了固定的八支:禁制、劝制、坐法、调息、制感、执持、禅定、三昧 。 八支行法被认为是达到解脱的必由之路:通过它们能够去除心中污秽 , 正如斧头能够劈开木块;通过它们能够获得最高的智慧 , 正如法是幸福的原因 。
其中 , 禁制是指在任何时候都不准伤害任何生物 , 不准说谎 , 不准偷盗 , 不准贪婪;劝制包括清净、知足、苦行、自习和念神 , “身净可以远离执着 , 心静可以直观梵我 , 知足可以获得无上福乐 , 苦行可以获得超自然力 , 敬神可以获得神佑”;坐法是指瑜伽修习的姿势;调息是指修习瑜伽时的气息控制;制感是指制止心的各种活动 , 使感觉器官与相应的对象分离并置于心的控制之下;执持是使心专注于一个特定的对象之上;禅定即“静虑” , 进一步使专注的对象和心相统一 , 在禅定开始时 , 心只能冥想到对象的一个部分;三昧是瑜伽修持达到的最后境界 。 在三昧的境界中 , 人与对象冥合为一 , 那时便“心如虚空 , 只有对象的光辉” , 从而获得解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