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画山水画,小写意山水画技法视频( 六 )



如何画山水画的山 丙烯是介于水彩和水粉之间的画材 , 但是它速干 , 颜料在落笔后几分钟即可干燥 。 你会画国画么 , 那上色的过程和你画国画差不多 , 你如果需要晕开的效果 , 你可以先把需要画的地方用水打湿 , 墙面的晕开效果肯定不如纸张 , 所以在你用的笔的大小需要比在纸张上大 , 丙烯干后类似一层胶覆盖在墙面 , 如果你需要用铅笔打底 , 你要注意这个问题 , 用丙烯绘画就是丙烯干的太快了 , 你要溶色就要在它没干前画完 , 这个一定要注意 , 其他就没什么了~~~~丙烯有慢干的调和剂 , 你可以买回来试试 , 我没用过 , 给的建议就那么多~~~~~
古人如何画出山水画? 千年来中华民族尤其是中国文人阶层对山水情有独钟 , 不论是 “智者乐水 , 仁者乐山”的长者智慧 , 还是“高山流水”的知音情结 , 亦或是“可游可居”的精神追求 , 无不体现出中国人对山水的独特情怀 。 中国画中的主流和大宗是山水画 , 而山水画也真正体现了我们的审美文化和民族精神:把山水作为绘画的题材 , 也作为文学等其他艺术样式的题材 , 这标志着中国人对自然的审美意识开始觉醒 , 也标志着中国人“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最终完美体现 。
归根结底 , 山水画不同于花鸟画、人物画 , 最为重要的在于构境 , “可行、可望、可居、可游”之境 。 但是 , 在历史上 , 山水画的发展也经历了由实用到技法再到审美、意趣的不同追求 。
如果详细研究 , 可参考陈传席的《中国山水画史》和牛克诚的《色彩的中国绘画》 , 这两本书会让你完全了解山水画 , 从材料、技法到历史、品评都有 。
这是一个很难直接回答的问题 , “怎么临摹”包括选摹本 , 临摹的技法等 , 很难全面回答 。 现就我的认识 , 回答一部分:
首先 , 摹本的选择上 。 古人没有今天这么多的印刷品 , 所以能够见到的作品肯定是有限的(除了宫廷画家和收藏家) 。 但是有一点 , 他们所临的都是“真迹” , 哪怕是赝品 。 直到清代出现了《芥子园画谱》的广为流传 , 才开启了临摹丰富的道路 , 包括齐白石等都是从临此书开始 。
因此 , 很多画家形成了强记的本领 。 比如 ,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 沈周曾经收藏 , 后来借给一个朋友 , 但此作品被盗 , 沈周痛苦万分 , 不得已根据记忆将此画作默写出来 , 故有两幅《富川山居图》流传后世 , 沈周之作可补黄公望之作缺失部分 。 近现代的陆俨少家境贫寒 , 故留恋装裱店 , 形成了强记的功夫 , 回家后就将此默写出来 。 因此在写生中 , 从不现场作画 , 而笔笔生发 , 进入自由王国(李可染的评语) , 不可不说与其少年时形成的强记本领有关 。 而五代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也是在记忆中画成的 。
第二 , 关于临摹的选本真伪和清晰与否上 。 现在的观点 , 大部分认为名家珍品和高清版本为上 。 这是有道理的 , 这样可以尽可能的体会大家笔意、构境等 。
但是 , 历史上也有不同者 。 如书法家王铎 , 真品、赝品都临摹 , 最终也成就很高 。 近现代的贺天健 , 要求摹本不要太清晰 , 这是怕完全钻进去了 , 走不出来了 , 但这要求必须有名师指点 , 否则容易走弯路 。 清代郑板桥亦言“十分学七要抛三” , 即是活学 。
我认为 , 应该专研一家 , 走进去 , 然后再走出 。 如当代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年代崛起的一批 , 张伟平、林海钟、张捷、张谷旻 , 以及后来的丘挺 , 都是有较深的临摹功力 , 尤其丘挺 , 可以将王蒙的《青卞隐居图》背临 , 局部可以达到跟原作一样 。 这样的底子 , 然后创新 , 才能有根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