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夜书所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叶绍翁小时候的故事( 六 )


4、传情达意 , 暗用典故 。 “江上秋风动客情”暗用张翰典故 。 据传晋人张翰官居洛阳 , 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 , 于是辞官回乡 , 了却心愿 。 诗句传达了诗人久居在外、归家不得、思家念亲的思想感情 。
5、 拟人、通感 , 增辉添彩 。 “萧萧梧叶送寒声 , 江上秋风动客情” , 一“送”一“动” , 寓情于物 , 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意绪 。 这些物态声情的诗文 , 似乎把读者带进了一种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 , 痴迷难返 , 惆怅满怀 。 “萧萧梧叶送寒声”妙用通感 , 以萧萧之声催发寒秋之感 , 用听觉形象沟通触觉感受 , 意味深长 。
6、字斟句酌 , “寒”“挑”传神 。 “寒”字一语双方 , 既有秋风袭来寒凉逼人之感 , 更有落泊天涯心神凄清之意 。 “挑”字于细节逼真见妙趣 。 儿童的专注敏感、精挑细翻 , 儿童的屏息观察、惊喜兴奋 , 全在一“挑” 。
7、 虚实结合 , 以实映虚 。 全诗四句写景写人 , 所见所闻 , 或明或暗 , 全是写实 。 满耳秋声 , 满目秋夜 , 一江秋水 , 一群儿童 , 犹如场景写真 , 给人以如闻其声 , 如见其人 , 如临其境之感 。 这活灵活现的场景写实巧妙地传达出诗人愁绪满怀、长夜难眠的凄清孤寂之情 。 实中有虚(客情) , 寓虚(情)于实 , 以实映虚 , 言有尽而意无穷!
扩展资料一、原文
《夜书所见》
【作者】叶绍翁 【朝代】宋
萧萧梧叶送寒声 , 江上秋风动客情 。
知有儿童挑促织 , 夜深篱落一灯明 。
二、赏析
江上的秋风吹过来 , 梧桐树沙沙作响 , 使人感受到了寒意 。 秋风的声音 , 最能触动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 。 夜已深了 , 还有儿童点着灯 , 在篱笆边找并捉蟋蟀 。
节候迁移 , 景物变换 , 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 。 作者客居异乡 , 静夜感秋 , 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
这首诗 , 写秋夜所见之景 , 抒发羁旅思乡之情 。 一句写梧叶 , “送寒声” , 微妙地写出了夏去秋来之时 , 旅人的敏锐感觉 。
草木凋零 , 百卉衰残 , 是秋天的突出景象 。 诗词中常以具有物候特征的“梧叶” , 置放在风雨之夜的典型环境中 , 表现秋的萧索 。 韦应物《秋夜南宫寄沣上弟及诸生》诗:“况兹风雨夜 , 萧条梧叶秋 。 ”就采用了这一艺术手法 。
此诗以叠字象声词置于句首 , 一开始就唤起读者听觉形象的联想 , 造成秋气萧森的意象 , 并且用声音反衬出秋夜的寂静 。 接着用一“送”字 , 静中显动 , 引出“寒声” 。 在梧叶摇落的萧萧声中 , 仿佛含有砭骨的寒气;以听觉引起触觉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 。
二句接以“江上秋风”四字 , 既点明秋风的起处 , 又进一步烘托出了寒凉的气氛 。 秋风已至 , 而人客居他乡未归 , 因此触动了思乡之念 。 一个“送”字和一个“动”字 , 都用得十分传神 , 前者写“惊”秋之意 , , 后者抒“悲”秋之情 。
阵阵秋风 , 触发了羁旅行客的孤寂情怀 。 晋人张翰 , 在洛阳做官 , 见秋风起 , 因思故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 , 就辞官回家了 。 此诗作者耳闻秋风之声 , 牵动了旅中情思 , 也怅然欲归 。 这两句用“梧叶”、“寒声”和“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 , 实际上是用以衬托客居心境的凄凉 。 再以“动”字揭出“客情” , 情景凑泊 , 自然贴切 , 弥见羁愁之深 。
四句写儿童挑促织 , 表面上看似乎与“客情”无关 , 实际上是用儿童的快乐——无忧无虑 , 来反衬自己旅居的孤独和愁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