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留平常心 生命是苦,开悟是玩、笑

让人开悟的方法超过八万四千, 却远远依然不足以让人就此开悟 。
遗憾的背后, 这个现象却又是如此美丽:如果有一个确定让人开悟的方法, 那么, 人将被贬低为一台机器, 只有机器能按某种特定的方法和程序达到一个固定的结果 。 人是娇贵而尚未绽放的花朵, 你不能规定它什么时候开, 什么时候谢, 那是属于人的生命自由 。 而生命的自由超越理性, 超越方法, 超越程序, 超越步骤 。
一个方程式的求解方法和步骤如果正确, 会自动达到一个确定的正确结果 。 但是, 绝对确定的东西也总是死的, 生命中唯一绝对确定的东西不是别的, 就是死亡 。 除了死亡, 生命是那么的不确定, 你不知道自己是谁, 你不知道自己来自何方, 你也不知道自己最终到达何处, 你更无法确定自己什么时候有爱、能爱 ------, 这就是生命的美 。
佛陀说:“生命是苦 。 ”, 在我看来, 佛陀这样说正好恰恰显示出他是禅师们的禅师——茶味的苦也正是茶味所隐含的美 。 生命的表层是苦, 那是因为注定的生老病死再加上一个无休执着带来的轮回;生命的深层是美, 那是因为透过它的苦, 人有开悟而超越苦、品味清香的可能, 但是, 它真的又是那么的不确定 。
生命不是一个方程式, 而是一个探险, 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方法、途径和步骤来使你发现和挖掘到宝藏;生命并不是一个战略战术, 而是一条随缘漂流的河流, 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方式和技巧来使你到达大海 。
方法本身绝不可能直接引导人开悟, 方法本身也不是人开悟的直接原因 。 提供阳光和水分并不能直接引导一朵玫瑰开放, 展开地图和地形渠道标识并不能直接引导一条河流去到海洋 。
那些开悟的人事后一直在笑, 我听到他们一直在笑, 这个笑是如此的纯净、纯粹和天真 。 这个笑, 是一个超越 “生命是苦”的灵性深层的快乐;这个笑, 是一个超越任何方法和策略的自发玩笑 。 就纯粹而言, 那些笑声甚至超越了佛陀的“拈花微笑” 。 佛陀在笑的时候至少手中还拈着一朵花, 在他的纯净和纯粹之中还是夹杂了一丝策略: 花朵 —— 一个作为引导道具用的慈悲策略 。
菩提达摩——佛陀的弟子, 在有一天找到佛性以后, 笑得很厉害, 他一边哈哈大笑, 一边还要在地上不停的打滚, 更过分的是:周围并没有其他人, 就只有他自己一个人, 除了他自己, 没有人知道他在笑什么 。
一休——佛陀的另一个弟子, 从某一天过后, 也是一直在笑, 笑着笑着他就忍不住开始嘲笑:“哎哟, 释迦牟尼这个恶作剧的家伙, 搞出那么多的方法和途径, 误导了好多人哟 。 ”更过分的是他在天冷的时候, 竟然开始搬取很多木头佛像来引火取暖, 除了他自己, 甚至连师父也不能理解他究竟在做什么 。
六祖自从被《金刚经》震惊和打醒过后, 也一直在笑, 一个弟子问他为什么笑, 六祖竟然说:“没什么, 我只是笑多学无益, 除非先识本心 。 ”更过分的是他说“: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菩提何需寻?无树何处拜?”除了他自己, 甚至连同时代的另一位大师 ——神秀, 也不能理解他究竟在说什么 。
那些真正了解了佛陀的人, 实际是真正了解了自己的人;那些真正找到了的人, 实际是发现真理不是在远处的人;那些真正找回本性的人, 实际是一个嘲笑自己的人;那些真正找到佛性的人, 实际是一个什么也没有得到的人;那些真正开悟的人, 是一个明白“开悟”压根就是人的本性而无法失去的人 。
所有的方法都只是策略, 都不是开悟的必然原因, 所以才可以变着花样来进行, 它们的作用是清扫灰尘 。 所有的语言都是“清扫工具”, 它们的作用是否定和排除掉干扰 。 利用方法, 清扫灰尘, 但不要执着“工具”, 找到灰尘后面的光亮以后, 要把这个工具也扔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