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间质瘤良性的标准 干货 一文掌握5种常见胃良性占位影像学特点和鉴别诊断

赶紧收藏!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胃占位性病变。我们更关注胃癌等恶性病变,诊断相对容易。然而,良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知识相对缺乏。在这里,我们将介绍常见胃良性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和鉴别诊断。
案例分享
患者女,75岁,饮酒后出现上腹部刺痛伴腹胀,无放射痛、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服用奥美拉唑后无缓解。外院胃镜显示胃小弯处有一个直径2.5cm的圆形隆起,可以考虑胃间质瘤。子宫肌瘤病史。
全身PET/CT显示胃窦小弯侧呈凸结节,代谢稍增,可考虑良性或低度恶性病变。

图6:患者为47岁女性,贲门部平滑肌瘤。上面两张图分别是平扫和门脉期。平扫示贲门部2.4cm×2.1cm均匀软组织影,CT值约43HU,形态规则,腔内生长;门静脉期病灶呈轻度均匀强化,CT值为62HU。下面两张图片是56岁男性患者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影像。肿瘤长径与胃壁平行,病灶均匀强化。
■鉴别诊断3-胃血管球瘤
胃血管球瘤的发病率约占胃肠道肿瘤的1%,发病年龄18 ~ 90岁,中位年龄54岁。最常见的症状是上消化道出血和上腹痛。其中少数可能有胃部不适,部分是在常规体检中偶然发现的。
胃血管球瘤多位于黏膜下层,边缘光滑,平扫呈均匀低密度改变,增强扫描病灶在动脉期和延迟期呈均匀明显强化。一些较大的病变可能具有类似于肝血管瘤的增强表现。病灶内有时会出现斑点状钙化。如果病灶中心缺血、坏死或溃疡,可能有低密度无强化区。CT可对血管球瘤做出定性诊断。
胃血管球瘤的主要影像学特征
多位于胃窦肌层,直径一般小于4cm;
边缘光滑的孤立性结节状肿块,边缘光滑、密度均匀的低密度肿块,沿壁生长;
病灶强化迅速明显,强化均匀。

胃间质瘤良性的标准 干货 一文掌握5种常见胃良性占位影像学特点和鉴别诊断


文章图片

图7:胃血管球瘤,位于胃窦后壁。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冠状位显示病变。平扫呈等密度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增强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门静脉强化均匀,与腹主动脉相似。冠状位重建显示病变位于胃窦,并向腔内生长。
■鉴别诊断4-胃神经鞘瘤
胃神经鞘瘤起源于胃壁肌间奥尔巴赫神经丛鞘的许旺细胞,生长缓慢。胃肠道神经鞘瘤少见,多为良性。多发生于40 ~ 60岁女性,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随着病变的增加,患者会出现腹痛、消化道不适等症状,病程往往较长。有些患者在体检时意外发现。
胃神经鞘瘤的主要影像学特征
胃体和底部较常见,主要生长在腔外,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楚;
肿瘤实变常见,软组织肿块及密度低,CT平扫密度低于肌肉密度,动脉期增强不明显,延迟期增强,但增强峰值弱于血管球瘤;
出血、囊性变、坏死和钙化少见,多为良性和恶性;
胃神经鞘瘤是一种神经源性肿瘤。除此神经鞘瘤外,还有神经纤维瘤、神经节瘤、副神经节瘤等。单靠影像学很难做出鉴别诊断。胃神经鞘瘤是最常见的胃神经源性肿瘤。

胃间质瘤良性的标准 干货 一文掌握5种常见胃良性占位影像学特点和鉴别诊断


文章图片

图8:平扫胃窦结节状肿块影,边缘光滑,边界清楚,局部突出于腔外,密度均匀,密度影相等或稍低;增强扫描显示动脉期肿块无明显强化,但周围胃黏膜强化,局部不连续。

胃间质瘤良性的标准 干货 一文掌握5种常见胃良性占位影像学特点和鉴别诊断


文章图片

图9:增强扫描延迟期肿块进一步均匀轻微增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