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忠平 谢忠平:为实现人文素养教育 给英语教师这三点建议( 四 )


对此,中国古典诗歌是通过意象的并置来呈现的。比如唐代王维的《柴璐》前两句“空山中无人,然而我想我听到了声音。”寂静的山谷里看不到任何人,只能听到声音。但是如果没有人,你怎么能听到声音呢?如果有人,怎么叫空山?然而,这个矛盾已经被我们理解了。空山民语言的“意象”是有道理的,因为伴随着“意”——王维想表达的是山是空寂静而荒芜的,尽管这座空山名不副实。
作为同一形象,西方形象侧重于主观思想对客观世界的直观感受。不管这种感觉有多离奇,都会如实记录下来。而且感觉好像越诡异,诗就越好。
例如埃兹拉·庞德的《在地铁站里》。这首诗已经修改了几次,最后的草稿只有两行:
人群中这些面孔的幻影;
湿漉漉的黑色树枝上的花瓣。
这些面孔在人群中像幽灵一样出现;
湿漉漉的黑色树枝上的花瓣。
试想一下,如果教师能够感受到中西方文学的不同意象,然后在读诗时传达给学生,无疑会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甚至会有比较文学的眼光,能够从表层的文字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理解其思想情感的表达。

谢忠平 谢忠平:为实现人文素养教育 给英语教师这三点建议


文章图片

3.阅读作者
这里提到的阅读作者并不是介绍出生日期等一般信息,而是老师带学生去发现作者自身经历与作品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以《飘》为例,很少有作家能因为一部作品而成名并在文坛占据一席之地,但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却做到了。那么,作为一名大牌采访人员,玛格丽特和小说主人公斯嘉丽有什么共同点呢?为什么她能如此细致、激动人心地描述血腥内战中绽放的爱情?
可见,教师一旦有了人文背景,不仅可以带学生阅读作品,还可以阅读作者,发现作品与作者成长经历的关系,充分挖掘文本的人文知识和人文情怀。
四.摘要
语言是说话人情感和思想的支撑和归属,是一门富有人文内涵的学科。然而,现代语言教学倾向于实践性和交际性,孤立地将语言视为可操作的工具。学生学习语言是为了使用它。教师为了语言而教语言,脱离了人文背景。因此,英语教育往往缺乏触动人心的力量和魅力。英语阅读也成为语法和词汇的学习材料,以及写作理解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可以构建、巩固和提升读者的人文背景,而人文背景才是我们真正想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事实上,当今教育中的种种问题都是人文精神的失落,教育的人文关怀必须建立在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教师的人文素养之上。
为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首先要有自我发展意识,广泛阅读书籍经典,构建既“专”又“富”的人文知识体系,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同时,学校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培养教师人文素养的文化环境和交流平台,认可和发展教师的情感表征。
一个有人文背景的教师,自然会通过挖掘和拓展教材资源,比较文学和阅读作者,在阅读教学中传递人文知识,渗透人文情怀,带来学生人文素养和核心素养的提升,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谢忠平 谢忠平:为实现人文素养教育 给英语教师这三点建议】目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