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长出“金疙瘩痘” 东营盐碱地大豆种植将达30万亩( 二 )


徐化凌在同事的研究中发现 , 来自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部分野大豆样本含有“苗期耐盐基因” , 此后便一头扎进了杂交育种的科研任务中 。
为了寻访耐盐碱的野大豆 , 徐化凌带领团队奔波数千公里 , 在黄河三角洲开展系统性的野生大豆资源搜集 。因为主要到重度盐碱地、人迹罕至的地方搜集 , 汽车开不进 , 他们背着铁锨、网兜、标签徒步进入 , 一边开路一边寻找样本 。“截至目前 , 我们保留了73份耐盐碱野大豆核心资源 。”徐化凌告诉采访人员 。
“用一些耐盐的亲本材料来做杂交 , 通过不断杂交从后代中选择新一轮的样本 , 培育更加耐盐、更加高产的大豆品种 。”截至目前 , 徐化凌的耐盐碱大豆品系已培育至第9代 , 有两个品系的大豆在盐碱环境下产量较高 , 今年将进行品种审定 , 也有可能是徐化凌培育出的首批耐盐碱大豆品种 。
盐碱地长出“金疙瘩痘” 东营盐碱地大豆种植将达30万亩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我们目前已经和中科院遗传所、山东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6家单位开展合作 , 目前有耐盐育种材料556份 , 筛选了新品系14个 , 今年进行区域试验的品系有6个 。”黄三角农高区技术创新中心工作专班产业推进部部长季增诚告诉采访人员:“目前 , 耐盐碱大豆的育种工作正持续开展 。”
2022年 , 东营市也在推广盐碱地大豆种植工作 , 将围绕耐盐碱作物育种和良种良法配套管理 , 大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和新品种推广 , 实现大豆种植面积新增10万亩以上 , 达到30万亩 。
闪电新闻采访人员 于兴涛 刘晨利津台 裴滨滨 报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