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薄的故乡隔岩凝视

【薄薄的故乡隔岩凝视】作者:黎荔
薄薄的故乡隔岩凝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享誉国际的“第六代”导演王小帅有一本个人随笔 , 叫做《薄薄地故乡》 , 讲述他的电影《地久天长》、《青红》、《我11》、《闯入者》创作背后的真实故事 , 还有许多翻箱倒柜的老照片、儿时的画、父母的家书、好友的信件往来、日记、剧本等等 , 共同装订构成这一本私人笔记 。作为“三线”子弟 , 王小帅在上海出生4个月后 , 跟随父母来到贵阳“支援三线” , 13岁因父亲工作调动迁到武汉 , 15岁到了北京上学 , 23岁北影毕业后分配到福建 , 两年后离开福建 , 开始“北漂”和独立电影创作生涯 , 现在人在北京 , 但是户口在河北涿州 。每当有人问他的故乡在哪里?王小帅自己也说不清楚 , 所以他对故乡的表述是“薄薄的”——浅淡的、被摊开的、被稀释的故乡 。
这种感觉应该很多人都有过 。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迁徙流变 , 这是一代人甚至数代人的集体遭遇 。薄薄的故乡 , 几地搬迁 , 记忆散落 , 不固定的落脚点 , 晃晃荡荡的成长 , 这些都不能阻挡王小帅对故乡的执念和追忆 , 心曾栖息过的地方 , 都是故乡吧?可是 , 故乡的确是薄薄的 , 留存下来的 , 是模糊的记忆碎片 。这是身不由己的流浪者的乡愁 , 颠沛流离在时代的洪流中 。读完这本书 , 我才懂得这位著名的导演如此痴迷的拍摄关于“三线”的故事 , 正是因为他想找到故乡 。没有故乡的人 , 乡愁最重 。没有故乡的人 , 别处回不去 , 此处却也不是 , 就这么夹在中间 , 两头不落 。这种内心地基的不稳定 , 会引发更多意味深长的思考 。
王小帅在书中试图通过文字找回“故乡” 。他写父亲母亲 , 往日的邻里 , 少年的孤独 , 青春的迷茫 , 细节丰满 , 历历在目 , 同时以翻箱倒柜找出来的照片资料、图画作品 , 还有父母的家书、好友的信件往来、日记、剧本……让人感受到这份真切、诚挚的回忆 。这是一个没有故乡的人的精神还乡 , 但他所能返回的 , 只是由文字光影织成的一个薄薄的故乡 。整本书的装帧设计很妙 , 铅印的文字旁边有作者的笔注、插画以及涂改 , 让人感觉就是一份手稿原件 , 体现出一种个人自传的性质 , 同时也表现出了某种记忆的不确定性 。封面则以薄薄一层硫酸纸披覆 , 隐约可见手写字 , 似对回忆 , 对过去 , 对薄薄故乡的隔岸凝视 , 但到底隔了一层 , 这个故乡依稀可见、看不真切 。
五六十年代“三线建设”拖家带口的集体迁徙 , 改革开放后从乡村到城市的大规模人口流动 , 经历过此种漂流的人们 , 应该都有自己薄薄的故乡感——一种无法融入地域、时常变迁的疏离感 , 与土地的疏离 , 与周围人群的疏离 , 与自己回忆的疏离 。“哪里留存过你的记忆 , 哪里就是你的故乡 。”这是王小帅书中最后的结论 。反复回味“薄薄的”三个字 , 让我触摸到平淡词句下的身世飘零之感 , 心中不免生出薄薄的凄凉 。薄薄的凄凉是什么呢?就是个人如同时代洪流中的一滴水 , 无从决定自己的命运 , 人世间一切爱憎与哀乐发生着 , 但转瞬又消逝了 , 只留下一种无可奈何、无从说起的惘然 , 如烟如雾 , 渐渐浮上心头 。
突然想到 , 就算一个人幼年没有那么辗转流离 , 但长大后离开故乡、闯入他乡 , 经历了很多的人与事 , 慢慢与故乡睽隔生疏了 , 当他奔波半生、蓦然回首 , 他遥望的 , 也是迷失在烟雾中的薄薄故乡吧?想起一些旧事却想不起时间 , 仿佛那些旧事并不曾真的发生 。想起一些故人却想不起细节 , 仿佛那些故人并不曾真的相遇 。好似遗落了一支岁月的笔 , 它一跌跌进了时光的指隙 , 从此消瘦 , 同往事一并揉碎在泥土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