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大苞米没有辜负黑土地

本文转自:四平微报
七十多年前 , 在四平这片黑土地上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四次浴血争夺;七十多年后 , 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以其现代农业的成功实践令世人瞩目 。七十多年间 , 我们从掠夺式耕种到反哺式耕作 , 在黄金玉米带上进行了好模式、好基地、好滋味的有益探索 , 给这片经受战火洗礼的黑土地带来了富饶与丰腴 。
“梨树模式”让黑土地焕发活力
我市农业之所以领先全国 , 源于梨树模式 。所谓“梨树模式” , 即梨树县率先采用了玉米秸秆覆盖宽窄行免耕栽培技术 。具体作法是 , 在收获时将秸秆直接覆盖在地表 , 配套相关的技术措施 , 建立秸秆覆盖、免耕播种、配方施肥、化学除草、综合防病防虫及收获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 , 实现了玉米秸秆全部还田 , 解决了秸秆焚烧问题 , 达到了保土、保水、养地的目的 。主要效益在于:蓄水保墒 , 培肥土壤 , 减少侵蚀 , 保护耕地;防止扬尘 , 保护环境 , 具有抗倒伏作用 , 土壤生物性状改善 , 节本效果显著 , 增产效果明显 。免耕栽培在风调雨顺年玉米不减产或略有增产 , 在干旱年景则基本不受旱灾影响 。围绕“保护培育黑土地、高产高效可持续”的目标 , 2011年 , 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在梨树县建立 , 2015年吉林省梨树黑土地保护院士工作站成立 。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 , 中国科学院等6家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成立了“玉米秸秆覆盖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科技创新联盟 。通过工作站和联盟活动的开展 , 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 推动了技术广泛示范 , 促进了配套农机产品的研发创新与应用 。共同创建和完善了黑土区技术体系 , 促进了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 。中国农业大学与梨树县政府联合举办的“梨树黑土地论坛”已成为针对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国内外专家学者科学研究的平台、交流互动互促的平台和科技成果展示的平台 。近年来 , 梨树县通过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 , 打造院校、企业、政府、合作社“四位一体”的示范基地 , 举办黑土地保护论坛等方式开展黑土地保护工作 。
农机制造基地应运而生
中国黑土地保护农机产业创新示范基地位于红开区 , 按照“功能完善、集约发展、分区布局、全链协同”的原则 , 打造“一轴两翼多节点”的规划布局 , 着力打造百亿级现代农机产业集群和可供借鉴的东北工业振兴的典型范例 。农机创新示范基地建设预计共分两期 , 一期工程为2020年-2025年 , 主要针对现有农机企业进行产能提升改造和农机产业配套体系建设工程 , 以园区已集聚的吉林省康达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四平市顺邦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吉林省东风机械装备有限公司、四平市隆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为主体 , 加强技术升级、产业集群、产能提升和品牌建设 , 使现有产能产值倍增;利用前期产业技术和产能储备 , 扩大公司规模 , 引进相关企业 , 提升园区产业国际国内影响力 , 届时将初步形成以保护性耕作机具为主导的 , 与黑土地保护战略相匹配的产业体系 。二期工程为2026年-2030年 , 为一期扩建及新产品新产能建设工程 , 届时黑土地保护相关主导产业不断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 , 企业自主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 重点龙头企业核心部件技术和整机产品居国内领先水平 。农机综合产业服务中心定位于建设集仓储、物流、会展交流、销售、租赁、社会化服务、二手交易、国际贸易、零配件生产为一体、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农机综合产业服务中心 。园区建设对俄罗斯远东、蒙古、越南、朝鲜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面合作的承载高地和联通国内、辐射欧亚的国家农业物流枢纽 , 形成国际化的农机综合产业服务中心 , 推动农机制造业、物流业以及农机作业服务业的协同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