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家乡的过年味道(新春特别策划)( 三 )


陕北年茶饭
耿永君
新年到 , 人们又开始忙忙碌碌 , 热热闹闹 , 以各种方式敞开胸怀 , 拥抱春节的到来 。
年货要置买 , 卫生要清扫 , 米面要加工 , 儿女婚事要操办 , 大事小事一桩接一桩……而在陕北 , 做年茶饭是重中之重 。
酿黄米酒、炸油糕、蒸黄馍馍 , 历来是陕北年茶饭中的重头戏 , 制作程序精细 , 食材配料讲究 , 口感要求严格 。只要这三样食物齐备 , 过年心里就踏实 。
这三种年茶饭食品用的是同一种原料 , 那就是信天游里唱的“前沟里糜子后沟里谷 , 哪达想起哪达哭”中的“糜子” 。
糜子是陕北高原的传统农作物 , 分软糜子和硬糜子两种 , 碾去皮都是黄小米 。软黄米做米酒和油糕 , 硬黄米用来蒸黄馍馍 。黄米酒要发酵 , 年糕要油炸 , 黄馍馍要包馅 。黄米酒要在窑洞的热炕上盛入瓷罐或瓷盆里发酵几天 。蒸年糕、蒸黄馍馍正好要多烧火 , 有利于黄米酒发酵 。所以 , 三样食物的营造要连台上 , 环环紧扣 , 一气呵成 , 没个三五天时间不行 。
头天晚上 , 家里先后把三种食物用的黄米淘净后浸泡 , 然后捞出 , 控干水分 。第二天早饭后 , 拉来毛驴拴在石碾上把黄米碾成米粉 , 再用箩子筛成细米面 , “粗箩馍馍细箩糕” 。中午 , 碾子上的活干完了 , 便开始在窑里生火蒸黄米酒 。一人在瓷盆里给米面拌热水 , 用两手把米面搓均匀 。另一人则在灶火前拉风匣烧火 。锅里水开了 , 蒸笼布上出了热气 , 便往蒸笼布上撒一层米面 , 等再出热气再撒第二层 。米面团蒸熟后 , 出锅入瓷盆 , 趁热用擀面杖顺时针搅拌均匀 , 用手不停地把麦曲面撒在米糕上 , 最后倒入适量烧酒 , 封盖裹被子 , 在热炕上发酵 。
黄米酒发酵好了 , 舀一勺放入锅里 , 兑入清水搅拌均匀 , 就可以烧火滚黄米酒 。锅里冒着黄米酒的热气泡 , 散发着浓郁的陕北温情 。别的地方招待客人先上茶后上酒 , 陕北人待客用黄米酒、醉枣、瓜子和水果 。敬上一碗热腾腾的黄米酒 , 亦茶亦酒 。客人喝一口 , 黄米的甘甜 , 麦曲的醇酸 , 甜酸相融 , 一齐涌上舌尖 , 香美可口 , 韵味绵长 。酒不醉人人自醉 , 黄土地的浑厚质朴 , 主人的热情实在 , 让客人感动不已 。
油糕的蒸熟过程和黄米酒一样 , 蒸熟的糕坯出锅后 , 要趁热在案板上用双手揉搓成长条 。这一步很关键 , 它关系到年糕的定型与口感 。糕条做好放在院子冷却后 , 切成糕片下锅油炸 。那香味升腾起来 , 从窗户及门缝漫溢到院子 , 飘散到村里 。金黄色的油糕外面焦脆 , 里面软糯 , 咬一口满嘴喷香 。另外还会做枣糕 , 做包了红糖、红枣馅的油炸糕角 。吃油糕的标配是烩菜 , 把洋芋、白菜切成细条 , 加入豆腐、粉条做成烩菜 , 油糕配烩菜 , 吃起来更香美 。
黄馍馍的制作 , 则是将软黄米和硬黄米按一定比例混合和成面团 , 发酵一晩上 。将豇豆和红枣洗净 , 煮烂做馅 。要把黄馍馍做好绝对是功夫:从米面的发酵、纯碱的搭配、馍馅的调制、火候的掌握 , 时时精心 , 步步到位 , 蒸出的黄馍馍才会色香味俱全 。米面的清香 , 红枣的甜美 , 相交相融 , 令人心醉 。把炸好的油糕、蒸好的黄馍馍分别存放在老瓷瓮或大瓷盆里 , 冷藏在空窑洞里 , 可吃一两个月 。
“热腾腾的油糕摆上桌 , 滚滚的米酒捧给亲人喝 。”此时 , 陕北高原白雪茫茫 。村村炸油糕的香味和蒸黄馍馍的热气混合在一起 , 在乡村里弥漫着、升腾着 , 飘荡在大山里 。年的气息逐渐升温 , 小山村洋溢着无尽的欢乐和美妙的诗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