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小东南亚”:难忘的乡愁与烟火味
本文转自:中国侨网
中新网福州1月29日电(彭莉芳)搭桌 , 摆凳 , 生火……天没亮 , 华塑小区的摊主就忙了起来 。
小区不大 , 摊位很多 。油绿的糍粑、软弹的彩虹糕 , 印尼沙嗲肉串辛香四溢 , 越南肠粉细腻爽滑 , 还有花酥饼、椰丝糕、炸春卷……到七点 , 伴着越南滴漏咖啡四溢的坚果香 , 东南亚风味小吃已引来食客大摆长阵 , 人头攒动 。
【福州“小东南亚”:难忘的乡愁与烟火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华塑小区成福州食客打卡热地 。彭莉芳摄
“两下半就卖光了!明天早点来!”十点左右 , 招呼声便会在小区响起 。喊话的是老归侨周伯 , 许多摊主与他既是邻居也是异国同乡 , “他们信任我 , 客人多时就帮一下” 。
华塑小区位于著名侨乡福州市的华林路上 , 大部分住户是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东南亚的归侨与侨眷 。20世纪90年代 , 一些住户在小区里支起小摊 , 贩卖从东南亚进口的特产和自制的东南亚美食 。三十几年来 , 他们凭借“南洋风情”的好滋味“出圈” 。华塑小区因而被赞为榕城的“小东南亚”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华塑小区位于福州华林路上 。彭莉芳摄
三十年前 , 在小区最大的榕树下 , 印度尼西亚归侨小朱卖起母亲传授的“沙嗲”印尼烤肉 。肉质柔软、满口生香的好味道引来越来越多食客 , 时间一长 , 小朱成了众人口中的朱老板 。即便忙时一天销近千串烤肉 , 他摊位上还是一辆推车 , 一张桌子 , 两张红色塑料椅 。
摊位不大 , 这一烹制于厨房的小吃 , 为何能红火多年?“肉一定要嫩;制作要细心 , 讲究工序 。”朱老板指着盛于银色保温壶的褐色酱料 , 笑着卖关子 , “特色就在这 , 加了豆蔻花 , 还有别的香料 。这就是印尼味 , 是‘沙嗲’”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住户在小区里支起小摊 , 贩卖从东南亚进口的特产和自制的东南亚美食 。
年岁渐长 , 朱老板每天做的烤肉也少了 , 即便自觉身体吃不消 , 但他会坚持接下老归侨的订单 。“他们还能吃到就ok了 。以前在海外吃 , 味道烙印在脑子里 , 他们老惦记着 。”
小区一年生意最红火的时候是春节 。今年尤甚 。因危旧房问题 , 年前 , 小区向住户发布房屋征收告知书 。消息一出 , 不舍道别的老客纷沓而至 , 这处老旧小区成了打卡热地 。
从初中读书“吃”到工作 , 25岁的小黄可谓小区的资深“吃货” 。逢周末 , 他就和朋友来此大饱口福 。对他来说 , 来这 , 芭蕉卷是必点 , “买回后 , 不放油烤 , 香蕉叶的味进到饭里 , 闻到焦味后装盘吃 , 真的是very good” 。必尝的美食还有热腾腾的肠粉 , 米皮轻薄润滑 , 淋上越南特色酱汁 , 大快朵颐的气息扑面而来 。临走再捎上一份咖喱饭和一杯越南滴漏咖啡 , 犒劳中午的胃 , 这趟值了 。
听闻小区征迁的消息 , 小黄有些遗憾 , “长大了都会来这边逛逛 , 这里的美食已成为一种情怀和乡愁” 。不少食客告诉采访人员 , 希望改造重建后 , 还能回这吃“南洋美味” 。
在这住了几十年的越南归侨阿宝 , 更不舍的是小区的暖暖人情 。
2005年 , 阿宝在厨房外放几把桌椅 , 卖起在越南读书时常吃的肠粉 , “把回忆中的味道做起来” 。小区路窄 , 阿宝的摊位有时妨碍老人家走路 , “但老人家很体谅 , 没怪过” 。平日里 , 他也给老人送些肠粉、花生酱和自制的凉拌菜 。来往间 , 大家相处愈发热络 。收摊后 , 闲下来的摊主、下楼遛弯的老人、买完菜回来的住户 , 常聚在阿宝的厨房外 , 用混着粤语、闽南话、越南语的普通话唠家常 。
推荐阅读
- 湖南湘乡:“三路”条条通幸福
- 一个出过轨的男人对你说的“我爱的是你”是什么意思
- 新春走基层|一天连做5台手术,深夜又有急诊……青岛心外科医生这样“忙年”
- 保定人的年夜饭都吃啥?餐桌上这道“大菜”必不可少!
- 人手必备!有TA,春节聊天不怕“冷场”
- 春节被催婚?“渡劫”指南来了
- 错的时间遇上爱的人,看起来总是会很“对”
- 年夜饭年年都隔夜,隔夜饭如何“健康吃”?
- 揭秘志愿者的冬奥菜单:“延庆味道”端上餐桌
- 名医大拜年|林浩添:烹饪美食要“护目” 避免眼外伤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