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充满了矛盾感的人

作者:黎荔
那些充满了矛盾感的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如果在一个人身上 , 可以看到非常多相互矛盾的特质 , 比如脆弱和强大、理性和疯狂、自律和失控、热情和冷漠、随和与固执 , 少年人眼底超越年龄的深邃 , 中年人不顾一切的任性 , 耄耋老者笑容中的童真……这些矛盾的集结呈现 , 必然构成了他或她耐人寻味的魅力内核 。
想起主演过电影《沉默的羔羊》的著名演员朱迪·福斯特17岁时说过一句话:“我想女性演员最好的特质 , 有时是一种疯狂 , 对于男性 , 我想最重要的是一种脆弱感 。能透露出我能被伤害 , 我很敏感 。”太过单一的性格 , 始终会显得肤浅和乏味 。力量感在女性身上 , 脆弱感在男性身上 , 都是一种非常迷人的特质 。
说到女性身上的力量感 , 我立刻想到了一个女子——开元盛世时唐宫第一舞人公孙大娘 。杜甫曾写过一首名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的长诗回忆公孙大娘的曼妙舞姿 , 其中一句“先帝侍女八千人 , 公孙剑器初第一 。”肯定了公孙大娘剑舞天下无双的地位 。公孙大娘舞的是什么?是剑器浑脱舞!据史书记载 , 浑脱舞第一次出现在中原是北周大象元年 , 地点是皇宫的正武殿 。宫廷三宫六院和大臣穿得鼓鼓囊囊 , 围坐炭火旁观看舞蹈 。时值寒冬腊月 , 在雷动的掌声中 , 数十名胡人登场 , 用水互浇身子 , 谓之“乞寒” , 意思是向寒冷的天气打招呼与问候 , 可见在当时浑脱舞的形式尚较为原始 。随着唐朝的兴盛 , 该风俗在唐朝的武后、中宗时期逐步丰富完善 , 日渐盛行 , 并逐渐与剑术结合 , 演变出“剑器浑脱”、“西河剑器”等种类 。公孙大娘所舞的根本不是南朝传袭下来的柔歌曼舞 , 而是沿着交通大道河水似的流入中国的西域诸国的歌舞 , 使人嗅到大漠中旷野气息和军阵中激昂节奏的歌舞 。剑器是健舞曲 , 舞女戎装打扮 , 一起舞就使人想到战争 , 它与狂野不羁的浑脱舞相合 , 我们不难想象这舞曲在一个女子身上要求怎样巨大的一种雄浑的力量 。且看杜甫在诗中 , 如何刻画当年公孙剑器之盛:
昔有佳人公孙氏 , 一舞剑器动四方 。
观者如山色沮丧 , 天地为之久低昂 。
霍如羿射九日落 , 矫如群帝骖龙翔 。
来如雷霆收震怒 , 罢如江海凝清光 。
那些充满了矛盾感的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个锦衣玉貌的女子 , 在激烈的金鼓声中出场 , 剑光璀灿夺目 , 舞姿矫健敏捷 , 人山人海似的观众看她的舞蹈都惊讶失色 , 整个天地好像也在随着她的剑器舞而起伏低昂 , 久久无法恢复平静 。羿射九日、骖龙翔舞、雷霆收怒、江海凝光 , 这是舞者从舞蹈里创造出来的世界 , 但她又被自己创造出来的世界笼罩着 , 分明是舞者主宰着这个气氛 , 又好像这气氛支配着舞者 。在这样的景况中 , 四围的人谁还有能力把握住自己 , 抵挡得了舞者在瞬间万变中的神彩飞扬不可一世 。公孙大娘舞剑那种酣畅淋漓与激昂顿挫 , 实在是独领时代之风骚 。一曲浑脱剑器舞 , 挥洒出大唐盛世万千气象 。在杜甫看来 , 公孙大娘绝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舞女 。她如雷霆万钧般的艺术感染力 , 足以让杜甫终生难忘 。不仅是杜甫 , 开元盛世同时代许多人 , 都受到公孙大娘的影响 , 比如张旭擅长书写草书字帖 , 就是因为在邺县经常观看公孙大娘《西河剑器》舞 , 从此草书书法大有长进 , 豪放激扬 , 放荡不羁 , 成就了落笔走龙蛇的绝世书法 。大唐那么多横行江湖的剑客、艳冠宫廷的舞者 , 为何独公孙大娘剑舞名扬天下 , 因为这是女子穿着军装的舞蹈 , 舞起来有一种雄健刚劲的姿势和淋漓顿挫的节奏 。在传统文化中 , 女性作为纤细、脆弱、感性、柔和的象征 , 她是太阳的反射 , 是天空中在夜间才出现的“月亮” , 而公孙大娘以女身执剑而舞 , 剑光灼灼 , 气势雄壮 , 表现出一种力与美相结合的武健精神 。公孙剑舞能够流传千古 , 因为这是打破常规的存在 , 异类必定稀少 , 而物以稀为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