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者|周末人物 | “大奖收割机”周晓枫:隐秘的发现者( 四 )


成为作家 , 无法一蹴而就 。大学毕业后 , 周晓枫干了20多年编辑 。“当编辑 , 可以作为一种选择;但想成为作家的心却从没变过 , 我只是尽力在寻找一种可能……”周晓枫承认 , 如果把她放在非作家的道路上 , 自身很多缺点会暴露 。掩盖它们 , 需要花费非常大的心力 。
“扮演编辑角色的我 , 看起来既认真又负责 。可实际上 , 做相同的工作 , 我需要花费别人三倍的时间 。”周晓枫很苦恼 , 这条路更是走得惊慌失措 。比如 , 她认为自己的校对能力并不强 。众所周知 , 这可是编辑的致命弱点 。周晓枫至今清楚地记得 , 有一年她编辑了10本童书 , 这项工作就像10座大山 , 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我老害怕出错 , 只能不停地去校对 , 真是校对到崩溃 。那段时间 , 晚上做梦都是印张算错的情景 。”正因如此 , 10本书同时出版 , 仅出现了极少的错别字和标点错误 。“按理来说可以评为优秀等级 , 却没有 。后来才发现 , 我将‘公主的脑袋’写成了‘公主的胸袋’ 。真是太荒谬了!直接变成了‘儿童不宜’ 。”
类似啼笑皆非的错误 , 彻底“葬送”了她做编辑的勇气 。与周晓枫的“内心独白”相反 , 在旁观者看来 , 她的编辑生涯毋庸置疑是成功的——在《十月》杂志担任副主编时 , 周晓枫算是当时全国最为年轻的大刊副主编 。后来 , 周晓枫担任《人民文学》编辑部主任 , 因责任感与合作精神而受到肯定 , 但她内心非常疲倦 。
“你让我演一个角色的时候 , 我会演得比别人更入戏 。只是自己并不喜欢 , 一点都不享受 。”周晓枫更愿意将内心真实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坦露给大众 。卖力工作 , 在其看来 , 是一种出于责任感的“表演” 。即便是不适合自己的工作 , 周晓枫要做到的是尽力去忍受 。“因为我不忍受 , 就没办法谋生 。”但恰恰也导致“表演”到最后 , 周晓枫深感自己“很难熬下去” 。
直到2013年3月 , 周晓枫离开了令自己担惊受怕的编辑岗位 , 转为专业作家 。如同脱缰的野马奔向期待已久的草原 , 更是一支射中了靶心的箭 , 回到了该去的地方——她终于“拿爱好当饭吃”了 。“这种欣喜的心情持续了好久 , 数月我都没‘恢复理智’ , 只能用傻笑和失控来面对期待已久、终于到来的梦想 。”从编辑变为作家 , 对周晓枫来说从来不是抉择 , 而是梦想成真 。
“作家这个职业真是太美好了!读小说是工作 , 看电影是工作 , 出去旅游是工作 , 躺着发呆竟然也是工作……怎么会有这种神仙日子?”言语中 , 周晓枫的坦诚足以让采访人员感受到她对职业的热爱 。而在写作中 , 她的这份真诚使得文字具有辨识度和穿越力 。
方希说 , 周晓枫提供了一个事例 , 一个作家 , 可以过得很正常 , 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没有像鲁迅一样家境剧变 , 没有特殊的成瘾癖好 , 不管是喝酒还是抽烟 , 不会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片狼藉 , 从破碎中寻找所谓与众不同的感受 。写作之于周晓枫是与生俱来的欢喜 , 也是一个能日常携带的能量棒 。人生能够回归到写作 , 回归到梦想 , 完全在于它的“魔力” 。周晓枫也说过 , 写作可以让人无畏孤独 , 理解他人 , 珍惜平凡 , 又相信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