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化观察 | 体育,不是娱乐的自留地

_原题为:体育 , 不是娱乐的自留地

体育|文化观察 | 体育,不是娱乐的自留地
文章图片


体育|文化观察 | 体育,不是娱乐的自留地
文章图片


体育|文化观察 | 体育,不是娱乐的自留地
文章图片

大众日报采访人员 田可新
大众日报实习生 孙艺 牛如意
借北京冬奥会的东风 , 体育题材影视作品大量播映 , 从《夺冠》《棒!少年》等电影 , 再到《冰糖炖雪梨》《荣耀乒乓》等电视剧 , 收获了很高的热度 。
高热度并不代表高口碑 , 如何以体育之名 , 打造口碑市场双丰收的精品?
何谓体育 谁在体育 如何体育
“体育+影视”这对组合 , 极易成就经典 。不少年长者一定对《两个小足球队》《冰上姐妹》《大李、小李和老李》等作品印象深刻 。特别是中国第一部体育主题电影《女篮五号》 , 成为那个时代特点极为鲜明的精神符号 。
步入改革开放时期 , 伴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体育成绩的突破 , 一批优秀的体育题材故事片涌现 , 在涉及项目、表现手段、主题深度、人物塑造等方面产生了新变化 , 像诞生于中国女排屡获佳绩背景之下的《沙鸥》就是其中的典型 。影片讲述了青年一代历经体育生涯、个人生活情感挫折仍顽强成长的故事 , 那种接近生活本来面目的细致描绘 , 颇受好评 。
此后拍摄的很多作品 , 则开始在家国情怀中注入浓烈的个体情感 , 主创加重了对运动员、教练员赛场之外的训练、生活境遇的叙事笔墨 , 写实的手法也让这类作品更具亲近性 , 如《世纪之战》《挑战》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值得一提的是 , 陈国兴执导、陶虹主演的《黑眼睛》 , 霍建起导演 , 宁静、邵兵等主演的《赢家》还将目光投向了残疾运动员群体 , 他们超越自我的追梦故事 , 格外打动人心 。
“无限延展的主题、形式所取得的成功 , 彰显了体育题材故事片创作发挥的无限可能 。冠军的光芒辐射到更多的普通个体 , 让这一类作品的创作开始回应何谓体育、谁在体育、如何体育等一系列体育精神核心命题 。从某种程度上讲 , 这也是我们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 以竞技体育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在影视文化中的有效呈现 。”北京娱评人钟楠对采访人员说 。
这样的追问和呈现 , 令这类题材的影视作品创作在新世纪展现了更为多元的面貌 。到如今 , 我们能看到《许海峰的枪》《夺冠》讲述冠军的成长与坚守 , 有纪实意味、情感高度饱和的作品;《壮志雄心》《隐形的翅膀》《超越》《击战》等强调冲突和情节 , 属意打造超越自我、打破极限的热血青春片、励志片;还有用青春时尚的校园剧、偶像剧元素充实着表达的《旋风少女》《我们的少年时代》《甜蜜暴击》;《全职高手》《亲爱的 , 热爱的》《棋魂》等基于文学或动漫IP的二次创作;《少林足球》《篮球火》《奥运在我家》等引人爆笑的喜剧作品……
“百花齐放 , 也从另一个角度表明 , 体育影片、电视剧 , 正向商业化、娱乐化迈进 。”钟楠告诉采访人员 , 像《极速天使》当时邀请了汤唯、刘若英、张柏芝、林志颖等出演;《跑出一片天》则找来田亮、胡静、杨幂、戚薇等为票房保驾护航 。“不论以怎样的形式呈现 , 必须承认 , 他们都在努力契合着奋进、向上、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 。围绕这个内核的表达 , 是永恒不变的 。”钟楠认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