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化观察 | 京剧:绽放更大魅力的可能

_原题为:京剧:绽放更大魅力的可能

京剧|文化观察 | 京剧:绽放更大魅力的可能
文章图片


京剧|文化观察 | 京剧:绽放更大魅力的可能
文章图片


京剧|文化观察 | 京剧:绽放更大魅力的可能
文章图片

大众日报采访人员 田可新
本报实习生 吴小俐 魏钰
讲到京剧新编现代戏,总是争议颇多,褒贬不一 。近年来,舞台上的这类新作品很多,但大部分戏迷对传统剧目情有独钟,并非是他们“食古不化”,说到底还是新编剧里成功的作品太少 。当然,这也不能说明这类题材绝难出彩,关键还是得看“新编”的水准是否在线 。日前,由北京京剧院创排的京剧《大宅门》在山东省会大剧院亮相 。这部凝结着郭宝昌导演70年京剧情缘、集结京剧界老中青三代优秀创作者的剧作,实现了京剧与影视大IP极富创意的联合,完成了对传统戏剧的传袭和叛逆,也赢得了台下观众一致认可和叫好 。业内将其视为京剧市场化探索和实践的一个优秀样本的同时,也许其更大价值,在于让人们看到了传统艺术和现代潮流在剧场交汇、绽放更大魅力的可能 。
“《大宅门》是做给年轻人看的京剧 。我们的表现形式不能脸谱化,要以青年人的视角和姿态,将老幼皆宜的戏曲演绎给各个年龄段的观众 。”该剧编剧、导演李卓群演出前接受本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翻新“神剧”,京剧化演绎有优势
电视剧《大宅门》无疑是部“神剧” 。该剧讲述了百年老字号“百草厅”药铺的兴衰史以及医药世家白府三代人的恩怨情仇 。该剧历史眼光、家国情怀兼备,白文氏、白景琦、杨九红等人物的塑造分外生动,故事精彩纷呈,2001年在央视热播后,连年在全国各大卫视复播不断,火遍大江南北 。要把这么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影视作品“京剧化”,不仅意味着要将70多集电视剧浓缩在两个小时和一方舞台上,还得把这个经典故事讲得既贴合原作,又充满新意,方能令剧迷和戏迷都满意 。完成这番创作,难度可想而知 。李卓群最终把京剧版本的故事主线,锁定在白家七少爷白景琦和杨九红的爱情纠葛上,截取了电视剧版里1906年前后的篇章,讲述了济南府花魁杨九红因缘结识白景琦,一见钟情而自赎跟随,虽直面不公,终难进大宅门的人生惨遇 。
“第一稿的故事架构非常宏大,后受郭宝昌老师启发,决定以从未进过大宅门的杨九红的视角切入,从宅门外看待大宅门又是另一番风景”,李卓群说,“我一开始不敢把杨九红写成女一号,总觉得怎么也得是二奶奶这般的人物 。因此,第一版改编剧本仍旧是部大男主戏,郭宝昌老师看后说这个太平庸了,如果只是想立这么一个角色,贪大求全的话,就不找你了,也不找年轻的团队了,希望能够另辟蹊径,找一个独特的视角 。他说当时电视剧播完之后有过一个问卷调查,女孩子们大都喜欢白景琦,长辈们则更喜欢二奶奶,而全中国人民都喜欢杨九红,对她心有怜爱 。在传统的戏曲舞台上,也有很多经典的出身青楼的女性形象,比如李香君、玉堂春、梁红玉、杜十娘等,但她们有志气、有风骨,依旧赢得了大家的喜爱与尊敬 。在《大宅门》这个戏里面,郭宝昌老师分析认为,出身不论低贱或高贵,作为一个艺术形象,杨九红非常适合搬上舞台,这也点醒了我们 。因此,这部戏的切入点就是白景琦与杨九红这对年轻人对封建家长制度的反抗 。”
这出戏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改编,而是在原著基础上进行的京剧化翻新 。血肉丰满的人物设置和复杂挣扎的心理变化,成了京剧《大宅门》着重表现的亮点 。而京剧舞台本就追求在极简的叙事空间里展示风云起落,李卓群又擅长以细腻的艺术语言充盈舞台、展现激烈矛盾冲突,这些特点交融碰撞,令演出个性突出、鲜明——戏曲舞台上较为少见的开放式结尾,不刻意雕琢从而达成“俗中见雅,雅俗共赏”的剧本唱词,结合了电视剧原声旋律和京剧传统唱腔板式的音乐……这让传统戏曲有了浓郁的现代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