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晚春保暖 警防“倒春寒”

导读:倒春寒多变易生病倒春寒是指初春(一般指3月)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气温偏低的天气现象 。

做好晚春保暖 警防“倒春寒”

文章插图
【做好晚春保暖 警防“倒春寒”】推荐:春季保健当心多变天气致抑郁症 11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倒春寒”阻止了人们迎向春天的脚步 。预计本周随着冷空气的来袭,周内的气温都比较低,周末时气温有望回升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这时的景色和空气都会使你感到新鲜和舒畅,你会意识到:春天来了 。但是,也有人做这样的比喻:“春天猴子脸,气候随时变 。”因为这时,我们还迎来了倒春寒 。在此期间,人体上火、躁动概率较大 。人们应注意提防“倒春寒”,做好“春捂”保暖 。倒春寒多变易生病倒春寒是指初春(一般指3月)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气温偏低的天气现象 。因为春季是从冬季到夏季的过渡季节,所以高压区的夏季风慢慢由海洋向陆地推进 。冬季风与夏季风两股冷暖气团互相控制,气旋活动频繁,天气也就呈现多变现象 。有时早晨还是旭日东升,春风送暖,中午阳光暴晒,气温骤升;但傍晚则可能冷空气突然南下,使人恍如又回到了冬天 。如果冷空气较强,可使气温猛降至10℃以下,甚至下雨下雪,持续时间可长达半个月 。对于春季这样的气候,人们称之为“倒春寒” 。严重的倒春寒不仅给农业生产造成危害,对于我们的健康也同样造成影响 。目前正值倒春寒时节,人们应提防疾病缠身,做好对各类流行性疾病的防范 。同时,还要防范心脑血管疾病和风湿性关节炎 。近段时间来,由于天气忽冷忽热,各大医院接诊了很多心脑血管病人和关节炎病人,这是因为冷热交替,老年人的血管就会收缩膨胀,从而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而很多年轻女性喜欢穿短裙,这也使得膝关节频频受冷,容易发生风湿性关节炎 。在倒春寒时,人们首先要注意保暖 。其次,超过60岁的老人、低于15岁的儿童和频繁接触病人的医务人员及其他流感高危人群,只要不是过敏体质,尤其不对鸡蛋过敏,就应尽量接种流感疫苗 。除此之外,人们不妨多喝点茶和姜汤,多吃点蘑菇和黑木耳 。因为茶叶中的茶色素可有效对抗纤维蛋白原的凝集,黑木耳含有比较多的膳食纤维,两者都有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液凝固 。推荐:春天保健 首先要做这七件事 气温骤升勿忘春捂“春捂秋冻”是民间的一条保健谚语 。从气候学的观点来分析,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春与秋虽都是过渡季节,但仍有差异 。我国通常把3~5月称为春季,9~11月称为秋季 。春季最高气温的平均值高于秋季,平均最低气温秋季则高于春季 。这说明,虽然春季白天的温度高,但是早、晚的温度还是比较低的 。另外,春季是回暖期,室内温度的回暖速度不及室外,所以春季时虽然室外很热,进入室内就比较凉爽了 。秋季则正好相反,是一个降温的季节,室外温度虽然下降了,室内温度还比较暖和 。因此,如果春季不“捂”,遇热就脱棉衣,就有可能不完全适应早、晚与室内的温度 。因此,我们奉劝大家别过早地脱棉衣,宜多“捂”些时候,这对春季养生保健有利 。秋季“不冷”,冷就加衣服,也同样不适应室内的温度,又因秋季刚开始转冷,寒冷的日子还在后头 。所以,适当地少穿点衣服,提高抗寒能力和抵抗力,对过好冬季也有帮助 。“春捂秋冻”不仅是一句卫生谚语,也是人们维护身体健康的经验,对身体各系统尚未成熟的婴幼儿来说,更有积极意义 。俗话说“春天孩子儿脸,一天变三变” 。如果孩子过早脱掉棉衣,一旦气温降低,孩子的神经系统、体温调节中枢就会遭到突然袭击,会措手不及,难于适应 。同时,进入春季后,病菌大量繁殖,乘虚侵袭宝宝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当然,凡事皆有度 。“春捂秋冻”并不排除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服 。人们的体温,总是要保持在37℃左右,一方面靠自身的调节,另一方面要靠增减衣服来保证 。现在家长们对孩子特别保护,总是怕孩子冻着,不怎么怕捂着,认为孩子身体娇嫩,抗寒能力低,冻着爱生病,不注意积极增强孩子的御寒能力 。其实捂得越多,越爱着凉生病,在一定范围内,少穿比多穿好 。如果春末和深秋,仍让孩子捂得过多或过于单薄,这样的“春捂秋冻”就过度了 。每年的3月和11月左右是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这与气温变化大、衣着调适不当有很大关系 。倒春寒容易引发的疾病入春后,气温普遍提升了 。但是,倒春寒的现象不容忽视,开春的气温变化无常,给我们的健康带来隐忧,因为疾病可能会在我们防不胜防的时候出现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为了警惕疾病的侵袭,在无法预测气温的变化下,让我们先来了解这段时间最易引起的疾病,及早为健康打好预防针 。肺心病病理:肺心病的病理变化为肺通气量与血流量的比值发生异常,从而体内缺氧 。加上病人经过漫长的冬季,心肺发生功能代偿,全身免疫力明显下降 。尤其上呼吸道防御功能减弱,一旦着凉,便可因感冒而发生呼吸道感染,诱发病情加重 。因此,肺心病病人在早春时节应高度重视 。症状:本病病程进展缓慢,可分为代偿与失代偿两个阶段 。代偿期患者有慢性咳嗽、咳痰或哮喘史,逐步出现乏力、呼吸困难 。体检示明显肺气肿表现,包括桶状胸、肺部叩诊呈过度清音、肝浊音上界下降、心浊音界缩小,甚至消失 。失代偿期肺组织损害严重,早期主要表现为紫绀、心悸和胸闷等 。病情加重可出现各种精神神经障碍症状,表现为头痛、头胀、烦躁不安、语言障碍,并有幻觉、精神错乱、抽搐或震颤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