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的补泻效应

针灸治病,用的只是一颗颗经过严格消毒过的不锈钢针,针上绝对不带什么补药或泻药 。那么,它又是怎样产生补与泻的效应呢?
    原来,针灸治病主要是通过针刺穴位经络,调节气血,调理脏腑,调和阴阳来达到的 。当机体处于虚惫状态而呈虚证时,针刺后可以通过经络激发脏腑功能,促进气血生成,增强机体功能,起到扶正补虚的作用;当机体处于邪气旺盛而呈实证时,针刺后能够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疏利脏腑,抑制机体功能,起到祛邪泻实的作用 。也就是说,针灸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 。其补与泻,是根据针刺时机体所处的功能状态来决定的 。
    另外,穴位的主治作用,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有些穴位性质偏补,有些穴位性质偏泻,比如神阙、关元、气海、膏盲、足三里等穴,针刺或艾灸后,大多能鼓舞*正气,促进功能旺盛,具有强壮作用,多用于虚损病证;而井穴、十宣、八邪、人中、委中等穴,又能疏泄病邪抑制*功能亢进,具有祛邪作用,临床上多用于邪实病证
    此外,医生针刺时所采用的于法,剌激量的轻重,也能促使机体内在因素转化,产生或补或湾的作用 。古代针灸家在这方面已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创造出十数种针刺补泻手法 。临床疾病中不论是虚证还是实证,针灸都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
【中医:针灸的补泻效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