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郎咸平说茶:龙井茶之殇

看来名气大有时候也不一定是好事 。中国名茶众多 , 龙井贵为名茶之首引得无数人一掷千金 , 每年春季人人争购 , 价格见涨不见跌 , 实在风光无限 。可有不少茶人叹息好龙井越来越难找 。
一方面是好茶叶的减少 。葛颂德介绍说 , 2000年前 , 他所在的龙坞 , 茶园法定亩数是8000亩 , 为“正宗西湖龙井茶(即老茶树)” , 占整个原产地老茶树总量的70% 。
但是 , “早产是个宝 , 迟产是棵草” , 近年来为追求早上市以卖个好价钱 , 葛颂德亲眼看到龙坞的一些地方“相继挖掉了老茶树800多亩 , 种上了龙井43” 。由于“开发出了效益 , 有点地方还相继种上了乌牛早、108、117等品种 , 共有将近1330亩 。”而在西湖龙井产区的其他地方 , “换种”的行动已经屡见不鲜 。
但是据《陆羽茶经》记载 , 早在唐代时 , 西湖一带就开始种植龙井群体种 。这样算来 , 老龙井至少巳有1000多年的历史 。自然选择才是硬道理 。
“‘土茶’(老龙井)喝起来的感觉就是香醇 , 跟龙井43不是一个档次上的!”家住杭州市上城区的老杭州人施先生如是说 。的确 , 摆在采访人员面前的两杯西湖龙井茶 , 轻轻一闻 , 就能辨别出哪个是“土茶” , 哪个是龙井43 。“真正懂得品茶 , 就晓得‘土茶’的价值 , 它的香气、味道 , 那是没得比 。”采访人员走访时还发现 , 一些茶农家里还留着一些老茶树 , 但是就为了产茶留给自家喝了 。
龙井43号之类的新品种不是因为质量更佳 , 而是因为发芽早、产量较大 , 能带来更高的收益而成了茶农新宠 , 代替了在这片土地上生长了上千年、为龙井臝得“名茶之首”名誉的“土著”老龙井 。若这样下去 , 龙井的风光到底还能持续多久 , 我们的后代还能不能喝到好龙井确实值得人担忧 。
另一个原因是炒茶师傅的日益稀少 。
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会长商建农提供的材料中显示 , 获得高级证书的茶农基本年龄在40~60岁 , 40岁以下的基本拿到的是高级以下证书 , 在参与培训的炒茶工中 , 也几乎没有20岁左右的年轻人 。2008年 , 首次认证有97名青工拿到了炒茶工的证书 , 到2009年 , 拿到证书的青工是68人 , 今年预期是40人 。不难发现参与认证者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这也就意味着多年炒茶技术的老师傅们 , 后继者寥寥无几 , 新生力量并未真正注入到这一传统行业中 。
曾经被媒体爆出 , 西湖龙井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传承人樊生华要招学徒 。这个新闻 , 让人们眼前一亮 , 技术活终于有了接班人 。然而三年过后 , 再问樊生牮 , 他摇摇头:“招不到学徒啊 , 到现在为止只有2个人肯跟着我学 。”
樊生华直言 , 他所在的村子 , 除了他能坚持用纯手工炒制外 , 其他家家户户都已用上了机器 。他就像一个“老古董” , 孤独地坚持着 。
在国家一级评茶师沈红看来 , 手炒茶更具有一种独特的个性:“手炒比之机炒 , 香味更浓郁、持久 , 口感也更甘醇 。茶叶是活的 , 高级的师傅能根据不同的茶叶使用不同的手法和火候 , 这用心考虑的技术 , 统一的机器模式是无法做到的 。更重要的是手工炒茶是保护和继承了西湖高档龙井茶的传统工艺 。
这当然也不能完全怪罪于茶农 , 毕竟有谁不想赚多些钱呢?手工炒制和机器炒制的茶叶售卖价格相差不大 , 而机器炒制又更省时省事 。同时还有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 。因为事实上面向基层的农业技术人员 , 如炒茶师等 , 在毕业后是非常抢手 , 就业情况也很好(2009年教育部资料:大学生就业率68%;听者无不觉得不可思议 , “被就业”一词出现) 。但家长依然选择让孩子去读那些挤破头就业的热门行业 , 也不愿意把孩子送进来学茶 。“读完书还要回去做农活 , 很多传统家长接受不了 。”再者 , 炒茶实在不是一门轻松的活计 。“三年青锅 , 五年辉锅” , 需要时间积累 。在一个崇尚“快钱”的年代 , 这样的职业显然不是一个好选择 。
龙井茶并不是特例 , 其他中国名茶也面临着相同的窘境 。专家和茶厂基本都追求产量 , 很少有专心保留老茶种和老工艺的 , 如龙井的改旧式柴锅为电饭锅、老龙井换龙井43 , 铁观音开始将“萎凋”工序转入空调房 , 如从拥有多种名丛到如今以肉桂、水仙占绝对多数的武夷岩茶区等等这样的改革或许在短时间内使产量增加、销售额上升 , 并且扩大了“名茶的影响力” , 但从长远的眼光来看 , 却对中国优质茶叶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失 , 如声誉的破坏、物种的损失(名丛的衰落就是体现) 。
并不是说要一味摒弃现代化的茶叶生产方式、在全茶业都要“回到过去” , 那不现实也不尽正确 , 真那么做了大概会面临和旧世界酒一样的困境 。
但是对于中高端好茶、中国名优茶产地来说 , 名酒庄们就是他们在葡萄酒业的同道中人 。坚信“葡萄酒的风华是大自然所赋 , 酿酒师的角色只是选择最理想的方式 , 将葡萄装到瓶子里而巳”、坚信“土地、气候、品种才是决定并体现葡萄酒风格和质量的精髓 , 是诠释葡萄酒及其文化的最高境界”的精神 , 是成就高端酒的关键所在 。
真正的好茶是上天的赏赐 , 是制茶人尊敬、热爱大自然心意的体现 , 选择最能珍藏当地优越自然条件、体现当地风貌的种茶、制茶方式才是高端茶茶人应该走的唯一正确道路 。?
【五 郎咸平说茶:龙井茶之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