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茶栈的历史与发展

从前绍兴山区无较大规模的制茶能力 , 每逢茶叶收购季节 , 各地的茶商们络绎不绝地赶到绍兴山区的各处茶叶集散地 , 如平水、王化、宋家店、汤浦、王坛、青坛、双江溪 , 再由茶商运至茶厂进行加工 。至19世纪中叶 , 绍兴山区的日铸岭下王化村建起了一家瑞泰茶栈 , 专门从事收购、炒制和运销平水珠茶 , 其规模之大 , 执平水茶市之牛耳 。
瑞泰茶栈 , 始创于清道光二十五年 。开始时 , 王化人宋周瑞以日铸岭产的茶叶携带至上海请洋行翻译评审 , 认为这种茶叶品质上乖 , 实为饮料精品稀物 。于是 , 宝顺、怡和、旗昌等6家洋行纷纷与宋周瑞议定 , 由瑞泰茶栈承包制造 , 先做一批洋庄珠茶 , 保利定价 , 在上海交货 , 这样经营达44年 , 以后逐渐扩大 , 经营非常顺利 , 洋行对宋也很信任 , 资金可以预付 , 瑞泰茶栈向茶农购置毛茶者采用品质优良的开春嫩叶 , 收购茶叶都用现款交易 。贸易经营顺利 , 使瑞泰茶栈有了大量盈利 , 在1890年扩建8家茶栈 , 分设在王化经、寺前、上灶等地 , 这些小小的村庄 , 成为茶叶制造的集中地 , 当地农民在茶季时进茶栈工作 , 闲时种田 , 农家经济收入增加来源 , 茶叶生产也随之发展 。以后逐渐扩大 生产 , 成立子侄、亲戚的"瑞"字号分支茶栈 , 最盛时达25家 , 其中有的几经归并停办 。
鸦片战争后 , 茶叶出口由原来的广州移到接近茶叶出产地的上海 , 上海成了茶叶经营的集中地 。自1845年瑞泰茶栈开业 , 至1874年是茶叶出口初始期 , 1875年至1879年是茶叶出口全盛时期 , 当时运销欧洲、美国 。在美国由威斯·马丁的祖父负责经营王化瑞泰的珠茶 , 很有影响 , 这期间瑞字门下的茶栈扩展到18家 , 在章家埠、双江溪、汤浦等地也陆续办起茶栈 。
随着茶叶在上海集中出口后中 , 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洋庄茶栈形式 , 充任洋行的买办 , 向内地或上海毛茶行贩收购毛茶加工 , 同时与内地联系制造土庄茶叶 , 这些土庄茶栈的茶叶质量每况愈下 , 引起人们不满 。王化各茶栈素来经营洋庄大帮 , 加工精细 , 但因土庄与上海洋行买办私下沟通 , 质劣利厚 , 难以匹敌 , 所以在1934年 , 王化的瑞字号茶栈均遭亏蚀 , 达28万银元 , 茶玫仅存8家 。直到1946年 , 瑞字号茶栈重振旗鼓 , 恢复经营 , 仍由各茶栈运到上海洋行销售 , 艰难经营到建国前夕 。瑞字号茶栈历时100余年 , 到建国后 , 茶叶经营归国家管理 , 瑞字门下茶栈也停止营业 。
无论是洋庄茶栈 , 还是土庄茶栈 , 内部都有一套严密的组织和管理制度 。就瑞字号而言 , 过去每到春节过后 , 就要着手制茶的准备工作 。先是老板亲自去上海了解行情 , 确定全年的购销数量及其分档品位 。然后筹集资金 , 落实"评样阿大"、"账房先生"及"头脑"等三名主要骨干 。并请泥工修理屋宇、茶灶 , 木工修理茶箱、风车 , 竹工修理筛、笾 , 而且还要请少量人工购柴劈柴 。
春季开摘 , "阿大"根据老板安排的品位、数量要求 , 派出水客先生去本县邻近村及章家埠、汤浦和嵊县北山一带茶区驻点 , 向茶农收购叶厚、芽多、品质优良的开春嫩叶毛茶 。收购茶叶都采用现款交易 。购得的茶叶 , 请人肩挑到王化茶栈 , 由"阿大"先行复验 , 不合之处 , 立即照知水客 , 严格把关 , 非到关键时刻 , 阿大不亲自出马 。
老板主要委托阿大、账房和头脑三位骨干 。头脑有人事安排、调动权 。头脑下设"副作",具体安排生产 。另设"看火头脑",负责茶灶房煨茶 。制茶旺季时 , 每个茶栈雇工少则百余人 , 多则几百人 , 男女老少都有 。男劳力以筛、扇为主 , 称里场师傅;劈柴、搬运、送货等力气 , 也由男丁完成 , 称武场师傅 。老少妇女 , 主要是拣茶、煨茶 。老板根据加工数量 , 把工钿交给头脑 。由头脑支配 。里场、武场师傅用年薪制 , 煨茶工定生产定额计酬 , 拣茶工按拣出茶头多少每天过秤计酬 。除里场和武场师傅外 , 其他报酬当天结清 。
茶叶的加工工艺复杂 , 要经过煨、扇、筛、拣等十几道工序 , 且全部由手工操作 。手炒一镬茶约需10余小时 , 所以茶农有"天不怕、地不怕、只怕六月做燥茶"的说法 。少量的大茶叶或茶团 , 还要牵细 。最后做成顶蚕、正蚕、蚕目、中目、虾目、副虾、和目、麻芝、头圆、贰圆、珍眉、针眉、秀眉等十三个花色 。
茶叶加工完毕 , 包装也极讲究 , 要先制成锡罐 , 外面裱糊黄纸 , 顶面开6寸圆口 , 可以倒入成品 , 再加封固 , 接着装入木茶箱 , 每箱净重份量必须一致 , 茶箱所用板料必须除净水气 , 拼板缝隙及茶箱四角都用夏布吊角裱湖 。箱外再用牛皮纸裱糊 , 然名用桐油漆成黑色 , 印上商标、栈名、地址、等级、重量等字样 。最后用竹篾按木箱大小编成竹篓出运 。当时 , 每家茶栈都有商标 。如瑞康茶栈的鱼日牌 , 瑞大茶栈的鹤鹿牌 , 均因保质保量 , 深受外商 欢迎 。茶叶出运 , 每批500担 , 从王化肩挑十五华里至汤浦装船 , 再到蒿坝运宁波转至上海 。也有挑过日铸岭至上灶 , 装船至绍兴转杭州到上海的 。到沪后 , 茶叶先入申栈仓库 , 再由申栈送洋行成交 。期间的转手费用极多 , 如九五扣佣 , 茶栈磅费等陋规不下数十种 , 及至绍兴茶栈结账 , 利润已经相当微薄 。
绍兴山区的瑞字号茶栈 , 每年端午、八月半及腊月廿四至廿六夜 , 要祭拜财神菩萨 。其祭品祭仪与一般绍兴民间过年祝福大致相同 。祭时店老板全家老幼朝拜 , 祈求茶叶丰收 , 茶栈兴旺发达 , 财运亨通 , 一帆风顺 。除上述三次祭祀外 , 农历三月至六月是茶栈做茶的旺季 , 老板还要在每月的初二和十六两次祭财神 , 祭拜时由老板和其雇佣的长工朝拜 。祭祀活动完毕 , 茶栈雇佣的长工可以开荤 。茶栈的制茶工作结束 , 栈方还须举办一次酒席宴请所有员工 , 年年如此 。
【近代茶栈的历史与发展】温馨提醒: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 , 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