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养生 警惕三大认识误区

随着养生意识的提高,为了满足群众的需求,按摩健身馆应运而生,按摩已成为人们日常休闲放松甚至治病防病的常见措施之一,很多人也习惯在家中做按摩,为大家介绍一些按摩的认识误区,希望引起大家注意 。
误区一:力度越大越好?
评点:按时有痛感,按后舒适轻松为宜
很多人认为按摩时有疼痛感才说明达到了效果,甚至专门找手劲大、手法重的按摩师按摩,即使在按摩时出现刺痛或疼痛到令人难以忍受的程度,也认为这是正常的 。按摩并不是越重越好,而是需要恰当的力度 。
按摩手法和力度得当即可达到适度刺激的作用,用力过大非但对治疗无意义,反而容易形成皮下瘀血和肌肉损伤,甚至还会引起骨折和内脏损伤等 。因此,力度的大小应该由不同肌体的体质和忍耐度来决定 。按时有痛感是正常的,但按完之后应当有舒适感和轻松感,并非越重越好 。
误区二:按摩时间和次数要多?
评点:过度按摩易引起肌体耐受性
按摩不是越久越好,应根据机体的神经特点和经络忍耐度而进行,不可按得太久 。因为肌体对任何刺激都有一定的耐受度,刺激过度往往适得其反,容易损伤关节、韧带和软组织 。过度按摩还会造成神经紧张或神经抑制,削弱*本身的活力和抵抗力 。
另外,按摩次数也并非越多越好,因为神经在过量的反复刺激下容易产生疲劳,使经络调节能力减弱,而且对身体进行过度频繁的刺激会使其敏感度下降,肌体容易产生耐受性,影响治疗和保健效果 。
【按摩养生 警惕三大认识误区】建议:如果是作为治疗,可以每日或者隔日进行1次;如果是作为保健,则可以每周1次,或者每2~3周1次 。
误区三:足底可以随意按?
点评:足底穴位多,易损伤器官
人的一只脚上就有60多个反射区,*的主要器官,如心、肝、肾、胃、脾,以及眼睛、耳朵、鼻子等,在脚上都有相应的反射区,如果是手法、力度都适当的按摩,可以通过刺激反射区来缓解身体对应器官的不适,但若按摩手法不当,则会影响这些器官的健康 。
受过专业训练的医生通过对足底的观察、触摸等,比如通过观察足底的色泽,触摸皮下组织的软硬程度,可以判断出相应的反射区是否正常,然后在按摩中有意识地改善这些不适 。没有专门学习过相应医学知识以及不具临床经验的人,就很难通过足底的变化来判断出身体对应器官是否健康,出现了什么问题,也不会在按摩时有意识地进行调整 。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常见的按摩误区,只有更多的掌握按摩常识,才能更好的做好保健养生 。
 
温馨提醒: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