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跑中的“红绿灯” 百米跑放松技术的训练方法

【导语】100跑的放松技术是指:在100米跑过程中,参与者对心理和生理因素的合理调节,从而保持快速运动中机体的协调放松,促进体能的合理消耗,优化速度结构,以达到最佳成绩的一种方法 。从其种意义上讲100米跑的放松技术可以充分体现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心理素质 。尤其现在高水平短跑运动员,其途中跑的最高速度已超过了12米/秒,因而为了合理利用和调动人体的最大机能能力,就必须具备高水平的协调放松能力 。如何合理进行放松跑的技术训练,以下几个方法可以借鉴 。
1、惯性跑
在80~100米的距离内,从起跑后加速跑20米~30米,然后肌肉停止主动用力,被动地随便“惯性”跑进15~20米,再加速跑25~30米,然后再随“惯性”跑进15~20米,随“惯性”跑时要求肌肉放松,体会放松跑动作 。
2、波浪跑
在田径场两边的直道上各设一起点,要求运动员加速跑30米后做20~30米的放松惯性跑,然后慢跑至第二个直道的相应位置,再做同样距离的快跑、惯性跑或慢跑 。慢跑的时间要求在30~40秒之间,一般以3~5次为一组 。一堂课可以练习2~3组 。此方法不仅能培养运动员的放松能力和速度感觉,而且对提高速度耐力也有良好的效果 。
3、往返跑
运动员加速跑60~80米,然后惯性跑20~30米,往返为一次,5~6次为一组,一次课2~4组 。每次往返跑之间间隔30秒左右,组间休息为5~10分钟,此练习能培养运动员的速度感觉 。在达到较高的速度后即进入放松惯性跑 。要求运动员注意技术协调放松 。
4、放松大步跑
跑60~100米距离,用舒展协调的动作,适宜的快频率进行放松大步跑练习,一次练习可采用8~15个段落,每次大步跑之间可用60~90秒的走或慢跑来间歇 。
5、助力性练习
利用牵引跑、顺风跑、下坡跑等练习,让运动员在跑进中渐渐体会肌肉放松感觉 。100米跑中合理运用放松技术,有利于延长加速成距离,提高休能利用率,掌握好100米跑中的放松技术 。
【导语】“红灯停,绿灯行”,是最基本的交通常识,殊不知,在冬季长跑运动中也有类似红、绿灯的信号 。
所谓长跑中的红灯与绿灯,是指在长跑锻炼中出现的疲劳与极点 。一些初练长跑的人往往不能正确辨别和对待这两盏“灯”的出现,以致影响长跑锻炼的效果,甚至危及自身健康 。
“红灯”-疲劳 。
长跑的人大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跑前虽认真做完了准备活动,但双腿仍感到沉重,不想再跑 。如果没有什么疾病,那就是前一段时期锻炼中,跑的速度和距离大大超出了自己所能较轻松应付的程度而产生的疲劳 。若仍继续拼命地跑,便会使疲劳积累起来,从而出现急躁,易激动,胡思乱想,什么事都不想干,怕动等现象,甚至连日常工作都难以顺利完成 。
美国的一位专家指出:跑步中凡出现持续性的口竭或关节、肌肉、韧带均感疼痛,尤其是在较激烈的活动时更甚;跑步后凡感到疲劳,特别是在睡了一个晚上,第二天起床后仍感到十分疲劳;难以入睡或昏睡难醒;比平时更易着凉;流鼻涕较多等,均为疲劳过度的症状 。遇到这种长跑中的“红灯”,应先停跑,休息一段时间,待精力恢复后,再继续 。否则,有可能在长跑途中发生意外 。
“绿灯”-极点 。
初练长跑的人在跑途中都有胸闷气喘、心率加快、眼冒金星、四肢无力、动作迟缓等不同程度的难受感,即所谓出现“极点” 。这是由于身体各器官机能暂时失调所致 。因为人在进行剧烈运动时,活动的初期阶段内脏器官惰性较大,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大量增加,但供应却跟不上肌肉活动的需要 。这种机能状态的变化,是由于供氧不足,酸性物质堆积在血液里,引起的心肺活动失调和活动功能的暂时低落 。对于这种状况,运动医学专家研究认为,如果长跑者能继续坚持下去,便能突破“极点” 。
一旦内脏器官活动的惰性得到克服,活动机能提高,供氧增加,血乳酸浓度减少,精神就会重新振作,即使增加成倍的跑距也毫无倦意 。这些机能状态的变化,在运动生理学上称为“第二次呼吸” 。
因此,健康人在长跑中出现“极点”,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对机体没有任何不良影响,经过一段时间长跑后,就会逐渐适应 。
克服和防止“极点”的出现有三点需要注意:
首先,在开始长跑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各系统器官的机能活动,克服生理惰性,为长跑做好体力和精神准备 。
其次,在长跑中采取深呼吸方法,使呼吸双循环系统机能提高,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和吸入氧气来满足肌肉活动的需要,使“极点”期出现的不适感减少或降至最低限度 。
最后,长跑动作要协调、放松,出现“极点”时步幅要减小,步频要减慢,呼吸宜深长,自信能突破“极点”,顺利通向“第二次呼吸” 。
【长跑中的“红绿灯” 百米跑放松技术的训练方法】温馨提醒: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