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丝绸之路为什么会“三绝三通”?详解其原因

【东汉丝绸之路为什么会“三绝三通”?详解其原因】《后汉书·西域传》称:“自建武至于延光,西域三绝三通 。”那么东汉丝绸之路为什么会“三绝三通”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西域诸国多与新莽政权断绝关系,西域又被匈奴控制,丝绸之路断绝 。此谓“一绝” 。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班超奉命出使西域,争取各国脱离匈奴,归附汉朝 。东汉与西域重新建立联系,“丝绸之路”至此复通 。此谓“一通” 。
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汉明帝驾崩 。北匈奴攻占车师,焉耆、龟兹反叛,“攻没都护陈睦” 。次年汉章帝刘炟继位,决定召回汉官戊己校尉,不再派遣都护 。后匈奴趁机侵占伊吾,东汉与西域二次断绝联系 。此谓“二绝” 。

东汉丝绸之路为什么会“三绝三通”?详解其原因

文章插图


汉章帝下诏征还班超,班超奉诏将欲回国,从汉诸国大为震动 。于是,班超与属员留了下来,后在东汉援军支持下,大败莎车、龟兹、焉耆,向东越过葱岭的大月氏,“五十余国悉纳质内属 。其条支、安息诸国至于海濒,四万里外,皆重译贡献” 。
永元九年(公元97年),班超派副使甘英等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经安息、条支,直达波斯湾边,“距玉门、阳关者四万余里”“临西海以望大秦” 。因安息国一向用东汉的丝织品与罗马交易,不想让甘英开通东汉与大秦的直通商道,就故意夸大航海困难,甘英不得已返回 。这是中国使者第一次远达波斯湾,《后汉书·西域传》称“甘英穷临西海而还,皆前世所不至,《山经》所未详,莫不备其风土,传其珍怪焉 。于是远国蒙奇、兜勒皆来归服,遣使贡献 。”至此,丝绸之路再复畅通 。此谓之“二通” 。
班超在西域经营30年,71岁病逝,葬洛阳北邙 。和帝于公元105年驾崩,殇帝刘隆即位半年余夭折,东汉内部动荡,接班超而任西域都护的任尚不能掌控西域,安帝刘祜即位后难以西顾,下诏罢都护,“遂弃西域” 。此谓之“三绝” 。直至18年后的安帝延光二年(公元123年),东汉朝廷才派遣班超之子班勇出任西域长史 。班勇“将弛刑士五百人西屯柳中”,“遂破平车师”;延光五年(公元126年),又大破北匈奴 。
顺帝刘保永建二年(公元127年),班勇、张朗(敦煌太守)讨伐焉耆、尉犁、危须三国,三国臣服,“并遣子奉献” 。至此,班勇重新打通并保护了边塞与丝绸之路的畅通 。此谓之“三通” 。班勇撰写的《西域记》一书,是范晔撰写《后汉书·西域传》的重要依据 。
回顾东汉丝绸之路的“三绝三通”,我们可以得到三重启示:
东汉丝绸之路为什么会“三绝三通”?详解其原因

文章插图
其一,丝绸之路既是一条友谊之路,又是一条发展之路,开放之路 。为什么“三绝”后又会“三通”呢?因为“绝”就会影响中原与西域各国的经贸往来,对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而“通”则有利于丝绸之路沿途各国的经贸往来和经济发展,所以丝绸之路的“绝”只能是暂时的,“通”才是必然的 。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不是人为因素所能左右的 。
其二,中华国力强盛,社会稳定,丝绸之路就能畅通,反之,丝绸之路就有断绝的危险 。东汉丝绸之路的“三绝”,其原因或是改朝换代造成的社会动荡不安,或是国力衰弱无暇西顾,遂给某些敌对势力提供了破坏丝绸之路的机会;而“三通”,则是国家渡过危机、恢复安定后,政治条件、经济基础、社会环境俱佳的情况下,才能做到 。所以,国家稳定,才是经济繁荣的保证,才是人民之福 。
其三,应该注意到,“三绝”后复“三通”,朝廷都用上了军事手段 。这说明,破坏阻挠丝绸之路畅通的敌对势力是不甘心失败的,只要有机可乘,他们就会制造麻烦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不懈走强军之路,保持强大武装力量,随时准备应对挑衅和危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