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石料理寿司
怀石料理是比较有禅意的料理 , 就像我们的佛斋一样 , 可以根据四季的变化有不同的特色 , 怀石料理的由来是因为过去的苦修僧中午是不吃午饭的 , 为了抵挡饥饿在胃部怀抱一块暖石由来的!怀石料理的样式与寿司也相差很多 , 其实你可以去百科查一下 , 那里的更具体!
怀石料理 , 最早是从日本京都的寺庙中传出来 , 有一批修行中的僧人 , 在戒规下清心少食 , 吃得十分简单清淡 , 但却有些饥饿难耐 , 于是想到将温暖的石头抱在怀中 , 以抵挡些许饥饿感 , 因此有了“怀石”的名称 。演变到后来 , 怀石料理将最初简单清淡、追求食物原味精髓的精神传了下来 , 发展出一套精致讲究的用餐规矩 , 从器皿到摆盘都充满禅意及气氛 。
新一代的创意怀石 , 延续原味烹调的精神 , 却打破了过于讲究的传统怀石作风 , 首先在出菜顺序上 , 传统怀石必有的七点前菜(七种繁复做工的小菜)、碗盛(带有汤汁的手工料理)、生鱼片、扬物(炸的)、煮物、烧物及食事(饭或汤) , 过去一定得照顺序上菜 , 新派怀石料理则谨守先冷菜再热菜的顺序 , 不坚持何种料理先出菜 , 让师傅更能灵活调配菜色 。
再来就是烹调上 , 也跳脱传统日式调味 , 加入欧式料理风格 , 如欧洲香料牛膝草 , 就可以运用在海胆泥的调味 , 以及牛肉、干贝的调味酱汁中;意大利白酒则可以加入梅子酱中 , 或加在枇杷中做成美味配菜;甚至直接以意大利红酒醋调味 , 呈现欧日结合的创意怀石新潮流 。
怀石来自于禅道;为了在长久听禅中抵制饥饿 , 肚子抱石一块 , 称为“怀石”;后来就有了给听禅僧人的茶点 , 再后来有了最负盛名的怀石料理 。这里面琢磨一下很有意思 , 最后的美食在开始 , 是与抵制饥饿相关 。
从饥饿到美食的演进在宗教里面很多 。虽然其本义是讲究节欲;但却衍生出很多重要的享于口怀于心的美食;当然里面的境界也有高下之分 。
例如素食 。素食是很精致的 , 尤其是“色”的工夫一流 。空空道人说红楼 , 都是“传情入色 , 由色入空” 。两个“色”差不多 , 都是表面物质世界 。到厦门后偶尔吃过素食 , 都是菜色上面做足了功夫 , 模拟肉类更是一流 , 摆设和雕花也是不错地 , 但是最终吃起来 , 终是感觉一般 。这个其实很没有意思 。如果真的贴近自然 , 讲究佛门清静 , 何必模仿荤食 。
另外很多只是抵制饥饿的美食 , 本意上很原始 , 反而会有意外收获 。例子也有一些 。印象很深的是美国国家地理的一期节目 , 讲峨眉山冻豆腐 。峨眉山金顶不到4000米 , 最近的上山路迂回为五十公里 。古代上下山极其费时费力 。冬天大雪的日子 , 就进取材 , 自己制作的冻豆腐成为主要菜肴之一 , 味道也成为天下一绝 。天府本就养豆腐 , 成都满街好吃的豆花非外地的豆花可比 。可惜去峨眉山的时候尚属学生的贫困游 , 未曾敢想过在金顶腐败 , 没有尝到这道美味 , 下次一定补上 。这种算是自然的境界 , 比仿荤的素食进了一步 。但毕竟吃的有限 , 且对于自然和历史都如此苛刻 。
怀石料理却从提供听禅茶点开始 , 发挥日本料理取材为先的特长 , 更是把贴近自然却同时享受人间美食的本领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生食的食物自然要鲜 , 取材时间和保存 , 取材部位和方法都会非常的下功夫;而生食本身也成为对新鲜考量的严格标准 。祖先说美食 , 也是越人的“鲜”字代表最高境界;很有道理 。熟食自然也占了很大的比重 。烹饪的工具中 , 各种石材的选用最有意思 , 也有部分的铁板 , 但是铁板类的一般会垫以植物的叶子 , 避免和铁板的直接接触 。各种装盛工具也件件是陶制工艺品 , 非常朴素简约 , 一般都是粗笨却温和的弧线 , 在手上有厚重和踏实的感觉 。环境也真如同听禅 , 一如餐具般的深色朴素装修 , 没有一点华丽之处 , 灯光也同样低调到合适 。然而菜色却丝毫不掩盖其本身的光彩 , 从沙拉的拼色到龙虾的切割摆放 , 依次八道菜色每一道都会缤纷夺目 , 在视觉上都是不可多得的享受 。配之于熟食清淡适宜的香味 , 真正是做到了“色香味”俱佳 , 当然生食上颇有点“无色香味”的意思 , 因为其关键在选材好的生鱼片的入嘴的口感~~~最有意思的是 , 怀石的正餐一套下来 , 仍然忘不了饥饿中听禅的初衷 , 所以会在七八分饱 , 不会太饱 。这样才可以“神清气爽” , 或许吧 。据说最正宗的怀石料里 , 还会在四季种上不同的花草 , 配上不同的装饰和灯光 , 并在菜肴中加上自种的花草作为辅佐 。真的是难得的讲究 。美食并不要自虐~~也不只是在食物本身上下饕餮的功夫……却又尽量融合于自然 。这个 , 或许才是美食最高境界的解吧 。
不少日本人认为 , 要品尝真正的日本传统美味 , 只有到京都的老店内 , 一边观赏美丽的
庭院 , 一边享用茶怀石料理 , 才称得上地道 。吸收茶道文化典雅的“茶杯石”料理 , 体
现了日本食文化的美 。
除了材料以外 , 怀石料理追求由食器、座席、庭园、挂轴画、花瓶所塑造的空间美 , 加
之熟练的技术 , 才创造了日本人所说的“日本料理的神髓——茶怀石料理 。”
春季茶怀石
以“春季茶怀石”料理为例 , 包括生鱼片、大酱汤、白饭 , 用完后再端出的是煮菜、烤
食 。茶怀石料理是三菜一汤 。现在通常又多了一道小菜叫“寄放钵” 。
用完了汤、饭 , 可饮一杯清酒 。再进“寄放钵” , 并以“洗筷”清口后再干一杯清酒 。
小菜“八寸”亦不可缺 , “强肴”、“酒盗”等山珍海味更可助长劝酒风情 。
然后是端上“汤斗”和香物配上泡饭结束饭局 。之后进入主题“茶席” 。主人将珍藏的
茶具拿出来泡茶,客人边称赞茶具边进入话题 。茶怀石料理是与茶道配套的 。因为空腹饮
浓茶会使人感到不舒服 , 所以为了达到愉快地饮茶需要适度地填饱肚子 。
最高等级
此外 , 茶道的礼仪“间歇”的感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茶怀石料理 , 将人们带入一种追
求美的氛围 , 而茶道心境的舒畅 , 更增加了这种餐馆的味感 。
在各类日本传统料理中 , 怀石料理的品质、价格、地位均属最高等级 。不少日本人认为
,在品尝清淡可口的四季怀石料理的同时 , 更可获得超脱的心境空间 。
怀石料理早期称之为会席料理 , 发展至后期以『怀石』取代『会席』一词 , 料理形式也逐渐与会席料理有所区别 , 并在不断的发展下 , 俨然成为高级日本料理的代名词 , 得到上层人士的熟悉和喜爱 。
怀石料理的“不以香气诱人 , 更以神思为境” , 更加体现了日本料理的美伦美奂 。
日本料理注重新鲜 , 其中更以怀石料理为上乘 。其每一道菜都是在客人点餐后 , 才开始现制作的 , 更加体现了其料理的新鲜度和口感 , 因为是现制作 , 所以客人在点餐后一般需要等上一段时间(通常情况下 , 点餐后到第一道菜的上菜时间是10--15分钟;每类菜之间的过渡时间是5--10分钟) 。因此 , 客人在等餐时需要保持平静的心态 , 勿以烦躁之心进食而败坏了怀石料理的神思之境 。
由于怀石料理沿袭禅宗思想发展而成 , 也因此得来“净心料理”之美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