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养生知识
气功 气功是我国传统体育活动之一 。古称气功为吐纳、导引、行气、服气、食气、练气、静坐、作禅或内功等 。
原始的气功没有名称,以后一部分称为“舞”,如《吕氏春秋》所说的“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 。春秋战国时期,气功被概括于“导引按跷”之中,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的“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而散见于历代名家著作中的静坐、坐忘、禅定、胎息、行气、服气、调气、周天、内丹等也都属于气功的内容 。至于“气功”一词,最早见于晋代道士许逊所著《净明宗教录》一书,即使这是后世托名之作,那么最晚也在隋唐时期 。在隋唐以后才出现的《中山玉柜服气经》记载:“气功妙篇,气术之道略同……”,但在内涵上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气功不完全一致 。现在所通用的气功,则是在50年代建立了北戴河气功疗养院之后才逐渐得到推广的 。
气功大致是以调心、调息、调身为手段,以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 。调心是调控心理活动,调息是调控呼吸运动,调身是调控身体的姿势和动作 。这三调是气功锻炼的基本方法,是气功学科的三大要素或称基本规范.
气功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医疗保健等多种实践中,逐渐总结而形成的 。气功疗法与体育疗法有联系又有区别,它可以包括体育疗法,但体育疗法却代替不了气功疗法 。肢体运动始终只是气功调心的手段之一,呼吸运动也是为调心服务的,三调是统一的整体,必以调心为核心 。内练与外练是结合的,应以内练为主 。气功之气是指“内气”、“真气”,具有更深刻的含义 。气功疗法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至少它是心理疗法与体育疗法的综合 。
气功疗法包含心理疗法,但是与心理疗法有区别 。心理疗法一般是指医生用语言、表情、姿势、态度等,对觉醒状态下的病人进行说理、暗示治疗;或用一些特殊的诱导方法,使病人引起一种表面上有些类似于睡眠的催眠状态,再对呈催眠状态下的病人进行暗示治疗 。故病人始终是被动的 。而气功疗法的特点是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病人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自我锻炼从而加强自我控制能力而收效 。
气功与宗教有着本质的区别 。气功作为一门科学,不涉及各教派的宗旨与教义,只从教徒的修炼实践中提取科学的内涵 。这反映在道藏、佛经中也记载了不少古代气功的资料;另外宗教中的一些理论,也常为练功者所借鉴 。
【特点】
第一、经络、穴位、气血学说是中国气功的理论基础 。中国传统医学包括丰富的内容,气功是中国传统医学宝库的一颗瑰丽的明珠 。
经络、穴位、气血学说,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是中国气功的理论基础 。
经络、穴位、气血是非常复杂的人体现象 。可以简单而形象地解释: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穴位是气血运行的出入口 。
气功健身祛病的道理在于穴位受到良性刺激,气血在经络中运行通畅 。
第二、中国气功体现了天人合一,人和自然合一、形神合一的整体观 。
中国气功强调天人合一,人和自然界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联系,人的机体受到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中国气功重视人与自然界的动态适应 。
中国气功强调人与社会的统一 。社会环境对人的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气功修练强调人要适应社会 。
中国气功强调形神统一 。气功是一种中国特色的自我身心锻炼方法 。它既可以提高人体的生理功能,又能提高人体的心理功能 。气功提高人体生理功能与心理功能是同时进行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
第三、中国气功受道家、儒家、佛家和医家的影响 。
中国气功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吸取了道家、佛家、儒家和医家的一些理论及健身祛病的技术,逐步形成中国气功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丰富多彩的养生技术 。
【名 词 解 释】
1、【周天】:道家的周天有小周天与大周天之分 。小周天路线是任督两脉;大周天路线是人身24经脉与奇经全通 。仅仅是感觉到气在身体内运行,称之为经络周天;内视到经络、穴位及内光、内景,才能说真正是周天路线通了,这称之为丹道周天 。丹道周天是道家的正途,由此可开发出人体潜能,并最终觉悟到“炁”的真谛 。
2、【内视】:练功者将思维集中于自己的身体内部,直到能“看”到各种图像,称为内视,医家称之为“返观”,俗称“开天目” 。内视得好的还可以看到身外的景象 。
3、【静功】:练功者用各自的办法,排除多种念头,将思维集中于一念,并尽量将此一念定下来 。定得好的甚至将此一念也除去了 。所有这些过程均称为“静功” 。静功中“定”到一定程度,就能出现“内视”、幻听、直觉等诸多人体功能 。
4、【盘坐】:这是静功中常用的姿势,有三种 。散盘——两脚交叉在双腿下而坐;单盘——一脚放在另一只脚的上面而坐;双盘——两脚交叉搁在双腿上而坐 。
5、【丹田】:有上、中、下之分 。上丹田——印堂和玉枕穴的连线与卤门下垂线的交汇处,又称天目、天目穴、泥丸宫 。中丹田——双乳连线的中点往胸内部的中间 。下丹田——脐下3寸往腹内进去的中间 。而功夫达到相当程度,则“全身无处不丹田” 。
6、【天门】:俗称卤门,是道家元神出处 。
7、【天顶】:即百会穴 。
8、【意念】:即识神,即后天思维、后天意识、显意识,简称思维、意识 。
9、【性】:即“神”、“元神”,即先天思维、先天意识、潜意识、下意识 。道家认为上丹田是元神之居所 。
10、【命】:即“元精”、先天之精;如果和“气”、“神”连用,则可简称为“精” 。道家认为下丹田是生储元精之所 。
11、【玄关】:由后天思维进入先天思维(玄)的一刹那 。因为进入先天思维很难,又是内功修炼过程中极关键的一步,因此前辈练功家将这个“一刹那”喻为一道极难逾越的关口 。玄关打开,人体潜在的一些先天功能就可被开发出来 。
12、【丹】:练功者玄关窍始开,即可内视到身体内有如日如月、如珠如籽的图形,此图形即是内丹,一般称为“丹”,释家称为“舍利子”、“菩提子” 。
13、【清修】:练功者锻炼自身的“精气神”,即是清修 。如果与异**换“精气神”,不进行性接触,也属清修,不过这是清修里的“双修” 。
14、【性命双修】:练功者独自先后或同时修练本身的“性”(神)与“命”(精) 。
15、【内外双修】:内——指精、气、神,外——指身体,内外的锻炼同时进行 。
16、【男女双修】:男女练功者内功达到一定程度后,通过性的接触来练“精气神” 。此种练法只在夫妻之间进行 。
【作用和疗效】
中国古代气功从一开始就用于治病和健身 。气功所以能够治病,主要是因为它对大脑皮层和皮层下植物神经中枢及心血管系统能起到有益的调节作用,对机体的异常反应有纠正作用,对腹腔器官有一种按摩作用,对自身生理机能可起到自我控制作用等 。练功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排除情绪的干扰,让人体的生理、生化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气功中的放松、入静和呼吸可缓解大脑皮层对整体的应急性反应准备,为机体的休息、修复和调整提供有利条件,亦即可清除“七情”对机体的扰乱,降低机体对外部环境的劣性刺激的敏感性,减弱“六欲”的危害;经过缓慢调整,使整体耗能减少,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
【姿势】(调身) 姿势自然放松,是顺利进行气功呼吸和诱导精神松静的先决条件 。不同的姿势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姿势本身也起着一定的治疗作用 。常用的姿势有平坐、自由盘膝、单盘膝、仰卧、侧卧、站式、走式等 。
入静(调心) 入静是指一种稳定的安静状态,无杂念,集中意念于一点,即意守丹田或留意呼吸,对外界刺激的感觉减弱,进入似醒非醒、似知非知的境界,即大脑皮层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 。常用的入静方法有五种:①意守法 。②随息法 。③数息法 。④默念法 。⑤听息法 。以上五种调心入静法初练时可从意守法开始,逐渐过渡到随息法或听息法,或始终练一种,可因人而异 。
呼吸(调息) 呼吸是气功疗法的重要环节。通过锻炼,改胸式呼吸为腹式呼吸,改浅呼吸为深呼吸,最后练成自发的丹田呼吸 。呼吸方法常用的有8种:①自然呼吸法 。②顺呼吸法 。③逆呼吸法 。④停闭呼吸法 。⑤鼻吸口呼法 。⑥气通任督脉呼吸法 。⑦潜呼吸法 。⑧真息法 。练呼吸要在柔和自然的基本法则指导下逐步做到深长、细匀、缓慢,切不可急于求成 。
要领
气功功法不同,其特点和要求也各不相同,但共同的要求是:松静自然、意气相随、练养结合、动静结合、循序渐进、因人因病而异、持之以恒、生活有节 。上述要求,大多适用于各种气功,练功者具体练某种功时,还要参照该种气功的具体要求 。一般有精神病、大出血、高热、各种急性病及急性传染病的人不宜练气功 。
把后天空气与先天元气合成一股浩然正气的功夫;对生命过程实行自我调节、自我锻炼、健身长寿的科学 。
答;
一、练功姿式
以平坐式为主,凳椅面上可加软垫,要求凳椅坐面与小腿等高;臀部的 1/2 - 1/3 坐于凳面,两足平行,足底着地,并与小腿垂直,小
腿与大腿垂直,大腿与上身垂直;两膝间距两拳宽,两手掌自然覆置大腿上,两肩松垂,含胸拔背,头顶如悬,下颌微收,舌抵上腭,口目轻
闭,两眼内视,耳听呼吸 。若惯于盘坐者,盘坐亦可 。当修习纯熟后,则站、卧、坐、行皆可 。
二、呼吸与意念
【气功养生知识】本疗法呼吸法是鼻吸鼻呼 。练功初期,意念只须注意呼气,尽量做到深、长、细、匀,而吸气时则任其自然,勿须任何意念 。随着练功的
深入,呼吸和意念须作适当调整 。
三、收功
每次练功结束前,先放松意念,手掌相对摩擦至热,如洗面状摩面部数周,使精神恢复常态后,慢慢起身活动即可 。
练功方法
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
练功准备就绪,即微合双眼,先注视鼻尖片刻,接着闭目内视心窝部,耳听呼吸,勿使有声 。意念随每次呼气自喉部下达心窝部,尽可能
逐渐放慢、放长,每次呼气的时间,以每分钟呼 8 - 12 次为宜 。吸气时任其自然,无念无识 。练功时若有杂念,要用数息法制之:只须数呼
气之数,从 1 - 10,再回头从 1 - 10,反复进行,杂念平息,即不必数息 。本步练功时间每日 3 次,每次 20 分钟 。尽可能固定每日练
功时间,易于形成条件反射 。若不能固定时间者,则每日早、中、晚 3 次不可缺 。练功约 3 - 5 日,便自觉心窝部有沉重感,至 10 日左右
心窝部有温热感,即告第一步完成,为第二步奠定了基础 。炼本步期间,无练功基础者,可能出现头昏,腰酸背痛,呼吸不自然,舌抵上腭不
习惯等,这些是初练时的生疏现象,只要坚持按要求去练,便会逐渐纯熟,各种不自然现象渐会消失 。在练本步过程中,一般脾胃虚寒、食欲
欠佳、精神不振者,可渐增食欲,精神日振 。
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
当第一步功法练至每次呼气自觉心窝部发热时,即可意息相随,于每次呼气时,以意引心窝之热气流逐渐向下延伸,一步步趋向丹田(小
腹内) 。但必须注意轻松自然,不可过分用意和操之过急 。如此每日练功 3 次,每次半小时左右,约 10 天左右,即可于每次呼气时出现一股
热流下达丹田的感觉 。此时可出现小腹中汩汩有声,矢气增多,食欲增进,大小便异常者渐趋正常 。
第三步:调息凝神守丹田
接上步,当每次呼气皆有热流下沉丹田,丹田温暖发热后,即把呼吸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即意守丹田,不必过分注意呼气 。每日练功 3
次,每次 40 分钟左右 。本步锻炼时间约需 40 天左右,即可感到丹田内形成一个"气团" 。
第四步:通督勿忘复勿助
接上步,当丹田真气充实到一定的程度,即会沿脊柱上行 。此时,意念须随之上行而不为别的事情分散注意力(勿忘);当其止于某处不
复上行,甚或有所退下时,也不要用意向上导引(勿助) 。因为上行之快慢完全取决于丹田中真气充实的程度,丹田越充实,上行的力量越大
,速度越快;反之则上行中止,甚或倒退 。当上行至脑后"玉枕关",屡屡欲上难通过时,可用内视头顶法,一般即可冲过玉枕关 。本步是关
键的一步 。每日练功次数可适当增加至 4 - 5 次,每次需 1 小时左右 。一般在一周之内,气流即可冲过"玉枕关" 。这也是因人而异的,快
者一下子就可通过,力量也很猛;其次者须数次;慢者需数天;个别人可因特殊情况而久久难以通过 。练本步过程中,可出现项背强急,头如
紧箍等情况,是冲关通督之前兆,不可疑虑放松;通关后 ( 尾闾、夹脊、玉枕 ) 自然轻松愉快 。通关后呼气时热流直下丹田,吸气时热流沿
脊而上过头顶至口腔,形成任督循环(即"小周天") 。至此境界,凡患有头晕、耳鸣、失眠健忘、性欲低下、月经不调、心悸气短、精神恍
惚等病证者,皆可明显改善,长期坚持可望康复 。无病者亦可致身轻体捷,精力充沛 。
第五步:元神蓄力育生机
任督循环形成后,一般仍意守下丹田,同时其他经脉也可相继开通 。如头顶出现动力,可改守上丹田 ( 脑中 ),可以灵活掌握 。练功时
间仍每日 3 次,每次一小时左右 。此期间,会出现头皮奇痒,舌尖颤麻,全身如有电流乱窜,皮肤麻痒如有蚁爬,眉心、鼻梁紧张,环头拘紧
等反应,亦因人而异,不必害怕,也不要追求,约一月后各种动象渐会自然平息 。此后各种慢性病皆可明显好转或痊愈 。
注意事项
1、 练本法须在静室内,明暗强度适宜,空气流通清新,又不可直接当风。
2、 凡大饥、大饱、大怒、大惊等情志不宁时,不宜勉强练功,须待心情平静后再练
。3 、练功时间内应昼避开一切干扰 。凡天气剧变、狂风暴雨、雷电交加之时,暂勿练功 。若练功中有意外干扰(如突然声响、有人急叫或
闯进练功室内等),则不必惊慌,须慢慢放松意念 。临时收功后再慢慢起坐应付,待恢复平静后再补练 。
4、 用本法者平时须注意清心寡欲,心平气和,劳逸适度,饮食清淡,忌食辛燥、腥、粘腻之物。
5 、用本法者,尚未通关之前,须戒绝房事,以免影响进程 。通关后亦须有所节制,保持精力充沛 。
气运行法是一种静功自我导引法,主要通过凝神调息,培植真气,以贯通经络,调理阴阳气血,而达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效 。本功法由
近代李少波根据《黄帝内经》理论,并采纳了"小周天功法"等古代气功养生治病经验,结合自身实践体验整理而成 。操练不难,只要按要求
练习,不会出偏差 。操练步骤井然,各有反应或效果可证,治疗范围亦较广泛 。
先练习意念 。掌握体内的气流 。用意念去控制 。意念是用思想控制气流 。
气是酝酿出来的
老样
不要乱练哈
王瑞亭嫡传弟子内劲一指禅教学及资料全免费,Q群49976079
推荐阅读
- 秋天养生 秋天养生小常识
-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 养生常识 7个生活陷阱勿要进
- 夏天养生这么做帮你打好“护胃战”
- 食疗养生:寒露时节应吃8种应季水果
- 什么季节的白茶最好喝?秋季养生喝白茶!
- 秋季养生粥的做法步骤
- 夏季养生 这5种食物让你离它更近
- 秋季养生,黑茶该这么喝!
- 男人养生食谱 男性养生离不开的四种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