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三七走到哪里,人死后五七到哪关了( 二 )



相反 , 也有人认为做七习俗本于道教 。 从该俗的实践看 , 做七既请僧众诵经 , 也请道士诵经 , 而民间关于做七由来的种种解释 , 多与道教的地狱结构及功能的宣传相吻合 。 清赵翼在《陔余丛考》卷三十二还结合做七习俗起于元魏、北齐的历史背景来对此论证:“按元魏时 , 道士寇谦之教盛行 , 而道家炼丹拜斗 , 率以七七四十九日为断 , 遂推其法于送终 , 而有此七七之制耳 。 ”他还引证《韩琦君臣相遇传》:宋仁宗驾崩 , 英宗初即位 。 光献太后对宰臣韩琦说:“当初立他(指英宗)为皇太子时 , 臣僚多有言不当立者 。 恐他见后心里不好 , 昨因斋七 , 并焚于钱炉矣 。 ”这个引证别有深意——众所周知 , 宋朝自太宗以后 , 道教一直备受尊崇 , 到真宗时更受到无与伦比的偏爱 , 还出现一个所谓“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赵玄朗 , 成为赵宋皇家的祖宗 , 从而使道教跃居“国教”地位 。 如果做七是佛教所创 , 很难想像会替已故皇帝行此奠仪的 。

还有人认为做七习俗源自先秦时代的“魂魄聚散说”:人之初生 , 以七日为腊 , 一腊而一魄成 , 故人生四十九日而七魄全;死以七日为忌 , 一忌而一魄散 , 故人死四十九日而七魄散 , 做七的意义就是祭送死者 。 此外如天以阴阳二气及金、木、水、火、土五行演生万物 , 谓“七政” , 人得阴阳、五常而有“七情” , 故天之道惟七 , 人之气亦惟七;以及《易·系·复》曰“七日来复” , 《礼记·檀弓上》日“水浆不入口者七日” , 都是本此道理而来 , 也都是后世做七习俗的信仰内涵所在 。 不过这些观念和旧礼又是怎么具体变成做七习俗的呢?仍是一个迄今无人作出说明的疑问 。

还有人推测 , 做七习俗的原型是“虞祭” , 即周代时“国人”于父母葬后迎其魂灵于殡宫的祭祀仪式 , “虞”就是“安”的意思 , 即使亡者之灵得到安息 。 按礼制规定 , 举行虞祭的时间和次数因死者地位的不同而有区别 , 士之丧三虞 , 大夫之丧五虞 , 诸侯之丧七虞 , 每次虞祭皆以七日为期 。 到了“礼崩乐坏”的春秋晚期 , 大夫都僭用诸侯的七虞之礼 。 再往后 , 秦并六国 , 改朝换代 , 只要有条件谁举办七虞都行 , 最终流变成了通行民间的做七习俗 。
人死后到三期了 , 在阴间走到哪一关了这是一片故事 , 里面就是丧葬的过程 。

算是了结了一桩大事:奶奶的三七结束了 。 舒口气先 。
尽管小时候也参加过不少葬礼 , 但正因为是小时候 , 记得的是在当时的自己看来非常劲爆的事情 。 比如说从大瓮里拖出一条剥了皮的长蛇 , 它还能在瓦楞间扭动 , 虽然拖这条长蛇出来的意义我忘了 。 再比如说给死者换衣服 , 我凭借瘦小的身躯灵活地挤进忙活的大人中 , 瞪大了双眼看人体构造……还比如说……哎呀 , 举不出例子来了 。 看看我这从小就破的记忆力 , sigh吧 。

这次的丧葬过程体验得比较完整 , 但也体验得比较疲惫 , 在不停的折锡箔、磕头、肩膀酸重(飘飘上身?)中度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