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三七走到哪里,人死后五七到哪关了


丧葬 “三七”有什么规矩?南无阿弥陀佛问:有关中阴身的提问 , 中阴身是否必须满四十九天 , 才能投胎转世?还是在四十九天之内 , 任意一天都有投胎转世的可能?【人死后三七走到哪里,人死后五七到哪关了】净空法师答:对的 , 四十九天是指大多数 , 也有少数不到四十九天他缘成熟 , 就是他又去找个身体去 。 还有少数 , 四十九天到了他还不去 , 还留在中阴 , 甚至于留在中阴好几年 , 乃至于好几十年这很少数 。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他对世间有留恋放不下 , 譬如说他自己住的房子他很喜欢 , 他的庭院很喜欢舍不得离开 , 他死了之后中阴身不去投胎 , 他还住在这房子里头 。 这就是我们世间大概中国、外国都有 , 所谓鬼屋 , 为什么?他没离开 。 或者他有喜欢的东西 , 就嗜好放不下他喜欢这东西 , 连古玩舍不得他也不离开 , 读书人舍不得那些书本也麻烦 。 所以佛教给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 你可以欣赏它 , 不要有占有的念头 , 不要有控制的念头 。 控制、占有的念头很强烈 , 往往会造成这个现象 。 一个造成的时候 , 你死了之后灵魂会守在这里不去投胎 。 对自己身体要很爱惜的 , 放不下 , 很可能变成什么?叫守尸鬼 。 那个守尸鬼就是他不离开他的坟墓 , 他认为坟墓那个身体是他 , 他舍不得离开 , 往往经过很多年真的他才会离开 。 这些常识也都需要知道 。
人死之后什么三七五七的为什么是七 , 有什么来历?三七五七是民间常见的祭奠习俗 。 其大致内容是:人死后 , 亲属每七天设斋会奠祭(或称追荐)一次 , 前后七次 , 共七七四十九天 。 民间俗信对此尚有种种讲究 , 如第一个“七”称头七 , 例由儿子为亡父(母)设木主焚纸钱 , 延请和尚诵经;二七则请道士还受生经;三七、四七俗称“散七” , 可由外甥、侄辈来做;五七倍受重视 , 另有“回煞”仪式;六七由女儿备酒饭 , 无女则由侄女;七七称“断七” , 由丧家供奉酒菜祭奠 , 并诵经除灵等 。 事实上 , 做七习俗并不是儒家所倡导的传统丧葬礼俗的内容 。 有关做七习俗的来源及其信仰内涵等问题 , 至今聚论纷纭 , 尚无定论 。

民间相传 , 做七习俗始于唐初 , 大致情节是:唐太宗李世民临终前曾嘱咐太子:死后每隔七天须由亲人为其摆一次荐宴 , 烧一回纸钱 , 前后共七次 , 至七七四十九天止 , 使其灵魂得以顺利超度 。 其中“五七”的置办 , 尤应丰盛 , 等等 。 太宗死后 , 太子遵旨一一照办 。 其后公卿百姓纷纷仿效 , 由此形成做七习俗 。 这种故事当然于史无征 。 有人指出 , 做七习俗虽然自唐初起盛行 , 但早在南北朝时已见有关记载 , 《北史·胡国珍传》:“国珍年虽笃老 , 而雅佛法” , 及薨 , “诏自始薨至七七 , 皆为设千僧斋”;《北齐书·孙灵晖传》:“从(南阳王)绰死后 , 每至七日及百日终 , 灵晖恒为绰请僧设斋 。 ”

根据上述记载和其他若干资料 , 学者多认为做七习俗来源于生缘说 , 大约在佛教传至东汉后到南北朝这段时期内形成 , 从唐初起突破信众范围 , 走向世俗化 。 为何要规定“七”为忌日?谓人生有六道流转 , 在一个人死此生彼之间 , 有一个“中阴身”阶段 , 如童子形 , 在阴间寻求生缘 , 以七日为一期;若七日终 , 仍未寻到生缘 , 则可以更续七日 , 到第七个七日终 , 必生一处(见《瑜珈论》) 。 所以在这七七四十九天中 , 必须逢七举行超度、祭奠 。 这种由佛教“生缘说”催生的做七习俗之所以在南北朝时形成 , 自然应视作当时佛教盛行的产物 。 唐人李翱曾撰《去佛斋说》 , 对做七习俗及其理论依据予以驳斥 , 其根据之一便是“伤礼” , 不合儒家对人情哀戚的讲求 , 这也能反证做七本是佛家的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