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怎样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二 )
二、营造氛围, 着力渲染 。
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灵去感应, 进入或悲或喜, 或叹或愕的动情状态, 产生情感共鸣 。 情景的模拟、创设, 音乐感染, 深情朗读, 对人物命运的深切关注等均可运用 。
一位教师在讲授《登高》时, 首先是一段深情的导语引入, 显得肃穆凝重, 接着放音乐《二泉映月》, 忧伤凄婉的气氛中, 教师开始深情朗读:“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 ……”凄恻动人, “情动于中”, 令人美不胜收, 一个老病孤独, 衣衫褴褛, 登高望远, 漂泊天涯, 心系天下的“忧”者形象已跃然纸上 。
又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运用大量新鲜贴切的比喻, 写得有声有色有味, 动静相生, 浓淡相宜 。 这样的文章, 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 细细品味, 潜心体验作者创设的一种朦胧、素雅的意境美, 并进一步感悟作者因不满现实而寄寓其中的一种复杂心境 。
三、充分利用教材, 培养想象能力 。
叶圣陶先生说:“我们鉴赏文艺, 最大的目的无非是接受美的经验, 得到人生的受用, 要达到这个目的, 不能拘泥于文字, 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 才能通过文字, 达到这个目的 。 ”这就告诉我们, 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美的享受, 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教材, 启发学生想象, 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让他们在语文艺术的天空中翱翔, 从中得到美的体验 。 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很多, 教这类作品, 必须启发学生凭自己的实际经验和生活知识, 运用联想、想象、类比等方法去感知和欣赏作品的境界和情调, 即进入意境 。
具体来说, 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 从以下几方面培养、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1.品味细节刻画
好的作品往往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打动读者, 令读者与之产生共鸣 。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 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细节刻画, 通过细节展示的生活画面, 引发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加以想象, 变抽象为具体, 让学生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如临其境, 真切地感受到作品的人、物、情、景 。
如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一文中, 用极简练的背影轮廓画创造出一种意蕴丰富, 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给人留下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 。 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感受, 细细品味望父买橘的细节, 帮助学生透过字面想象父亲为儿子买橘时努力挣扎, 攀登月台的吃力神态, 或咬牙使劲, 或汗溢面颊, 学生在想象中品味, 体会到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 。
2.蜻蜓点水, 留有空白 。
我国古代的诗文写作, 主张“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司空图《诗品》), “望表而知里, 扪毛而辨骨, 睹一事于句中, 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已《史通·叙事》更是为人推崇 。 由此可见, 文字是语言的艺术, 也是“空白”的艺术, 如何让学生发现它, 填补它, 是提高语文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 恩格斯一开头就以沉痛的笔调写了马克思逝世的情况:“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 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 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 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 ”最末句用了破折号, 留下了太多的“空白” 。 从语法意义而言, 它表示话的暂时中断, 后面的话对前面的作补充说明 。 但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情感, 要引导学生去挖掘 。 “——”它在这里反映了恩格斯内心情感上的矛盾和巨大悲痛, 他希望马克思是真正的暂时的, 像往常一样“安静地睡着”, 而不希望不愿意想到并说出“永远地睡着了”的话, 但却不能不说出这样的话 。 显然, 这个破折号起到了“潜台词”的作用 。
推荐阅读
- 如何用烤箱烤地瓜,烤箱烤地瓜需要放油吗
- 融资融券如何开通,融资融券权限开通
- 【繁殖】铁线莲如何快速简单繁殖:扦插繁殖 分株繁殖
- 如何立遗嘱才有效,自己写的遗嘱怎样有效
- 如何给老师评课,对老师讲课的简短评价
- 如何把自己绑起来,一米的绳子怎么绑自己
- 如何委婉拒绝别人,拒绝又不伤人的句子
- 如何分尸,分尸是怎么分的
- 汉堡如何加热,电饼铛能热汉堡吗
- 如何让声音变得甜美,怎么让声音软软糯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