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练拳一劲难求-掤劲 太极拳猫形步的练法



俗话说“三年练拳,一劲难求”,所谓的“一劲”,其实就是“掤劲” 。 又如“练拳容易,找劲难”,这难找的劲依然是的“掤劲” 。 “掤劲”是太极拳的专用术语,与太极拳八法之“掤”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 我们认识、理解“掤劲”乃至运用,绝不能望字猜义,仅仅从字面去理解,光做文字文章,玩文字游戏,若此,您的文字和理论水平再高,依然难以求得太极拳之“一劲”,也终难入太极之门 。
“掤”字本身的读音其实并不重要,但“掤”在太极拳中却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其读音和功能都是特定的,尽管我们可以从文字学的源头去考究其读音、来历及其用意,但绝不能仅凭文字的一般字义和原始意义去生搬硬套,务须弄明其在太极拳中的特殊含义 。 中国人造字虽然有章法,但亦有特例,除象形、指事、会意、假借、引伸、转注等贯穿整个造字过程的始终外,文字学还有一个重要的规律就是约定俗成,只要大家都能明白、理解和认可就行了,特别是行业专用语,延用就是道理 。 至于“掤”的原始读音是捧还是冰,是靶心还是箭筒盖,它已不再对太极拳中之“掤”(peng)具有约束力,抑或在太极拳中应该用“掤”还是用“掤”(beng)等等,对于拳学实证并无实质意义 。 “掤”或“掤劲”在太极拳中已经解脱了原始的禁锢并有了其固定的读音和特定的含义,约定俗成,早已在圈内成规,人所共知 。 所以,我们今天讨论太极拳,研究“掤”或“掤劲”的实质,其实没有必要只从文字学的角度去回归复原“掤”的本意和其读音,更何况太极拳在“掤”之后又加了“劲”呢?我们所要做的,只是用心去感悟,用实践去体悟“掤”及“掤劲”在拳中的真正内含及其独特功效,这才是最有意义的,也是最现实、最实在、最真实的,而不是改变其读音或改写其字 。
我们要研究和求得太极拳中的“掤劲”,首先要弄明白“掤劲”与太极八法之首的“掤”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 二者在太极拳中虽有联系,但却有本质的不同 。 八法之“掤”乃是一种技法,只是单一的技术动作,在拳中向上托架(当然要做到不顶不抗的要求),无论单手双手,用手或不用手皆为“掤”;但“掤劲”则不同,“掤劲”是太极拳的基本劲,或称之为太极拳的母劲,其劲是太极拳的一种表现,可隐可显,随变而变 。 “掤劲”实际上就是一种整体的内外撑合的圆润劲、膨胀劲、刚柔相济的弹性劲,也即中定劲,是一种无力点、无力源的所谓“混元劲”,在杨氏老谱中称之为“横竖劲” 。 如果说得再透彻通俗一点,“掤劲”就是拳者在经过训练得到的一种高度自律协调的自然撑合力 。 拳论中虽有“用意不用力”之说,也有“似松非松”(似紧非紧,不紧不松)之论,也就是说,只有做到了自然态的松紧融合,即不松不紧、有松有紧的自然协调状态,才能做到任意松紧、随意松紧,才能显现出太极拳中所要求的真正的“掤劲” 。
太极拳者,“掤劲”贯穿始终,也就是说,拳中之“掤劲”可与任何技法融合、配合 。 换句话说,太极拳任何技法都离不开“掤劲”,也不能离开“掤劲” 。 太极拳一旦离开“掤劲”而专研技法、技巧,落入旁门不说,即便是苦练终生,精研一世,亦不能明了太极拳之精奥,有形而无实,不过无魂之体,无魄之尸,精进难为 。 可见,“掤劲”与太极拳关系之重要 。 太极拳之“掤劲”者,不僵不滞,内外合一,一气贯穿,劲力浑圆,混然一体,触之即应,应对自如,自然之中,不仅浑厚沉实、轻盈灵动,且弹性力自显 。 这种富有弹性的“力”,毫无主观用意,却能随心所欲,刚柔瞬变,隐显无迹,遇力则应,因变而变,随变而变,不变自变,被动而主动,是谓“无为而为”,即拳论“因敌变化示神奇”之谓 。 太极拳凡具备“掤劲”者,无论单双臂自然撑合,均有“推之不瘪,拉之不开,挑之不起,压之不下”的功力,且弹性灵动,浑厚沉实而不死,毫无僵滞之感 。 太极拳者,“掤劲”备而“五弓”成,混元一气内外通 。 所以说,太极拳修炼,只有具备了真正的、内在的“掤劲”,才能真正明刚柔之变、松紧之妙、虚实之奥,发力(劲)才会冷、脆、惊、弹、爆,其劲如闪电,似炸雷,瞬发瞬收,不蓄而发,劲无断续,皆本自然而为,恰如拳论说“运劲如抽丝,发劲似放箭” 。 太极拳有了“掤劲”,一切来得轻松,去得容易,也即拳论所谓的“用意不用力”,毫无较劲努力憋气之为,终达“无形无意而显真意”之为 。 “掤劲”者,柔而不软,刚而不硬,阴阳和合,中正不偏 。 中正、中定、中和、中空,虚怀若谷,依中而行,和中而济,本中而运,由中而发是谓真正太极 。 “掤劲”者,“棉里藏针,棉里裹铁”,此乃真正太极拳之谓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