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幼儿园区域活动有哪些,幼儿园特色区域活动介绍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有哪些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形式主要有:集体活动、分组活动、自选活动、自由活动、主题活动、联合活动 。
1、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是将活动区活动看作是对幼儿进行集体教育的途径之一 , 如:需要全体幼儿学习某一知识、技能时 , 根据活动目标 , 在一个或多个相关区域中投放恰当的操作材料 , 让幼儿通过自由探索活动来感知内容 , 获得经验 。
2、分组活动
分组活动是将活动区视为对幼儿进行分组教学的场所 。 它主要适用于:
一是在发展智能方面 , 帮助部分幼儿获得某一知识、技能时 , 在相关的活动区域 , 对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幼儿作必要的辅导 。 二是活动区活动的开始阶段 , 为保证每位幼儿都能熟悉各区的内容、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 三是教学材料不够 , 做不到人手一份 。
3、自选活动
自选活动的特点是在人为创设的“自然情景中进行的活动 。 主要适用于活动区活动成熟阶段 , 幼儿对于各区的材料、玩法等都已较熟悉 。
4、自由活动
自由活动的特点是活动的过程是幼儿主体内在动机完全得以激发的过程 , 幼儿进行的是“自发学习” , 他们更积极地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 。 它和自选活动形式的主要区别在于 , 区域的提出、内容的选择材料的添置等过程 , 处处体现随机性和幼儿的主动参与性 , 教师的教育意图在活动中不断地调整 , 灵活地实现 。
它主要适应于活动区活动的高级阶段 。 再就是一些特定的活动区域 , 如:角色区(娃娃家、百货商店等) 。
5、主题活动的特点是各区域的活动紧紧围绕一个主题 , 内容的选择、材料的投放为实现主题目标服务 。 适应范围是教育内容需要多种活动形式配合才能完成 , 以加深印象 , 促进幼儿理解 。
扩展资料:
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目的:
1、促进幼儿主动活动
区域活动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动、静止状态的局面 , 不是教师把知识灌输给孩子 , 使孩子被动、静止地接受 , 而是教师通过设计、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环境特别是各种活动材料 , 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通过活动得到发展 , 充分的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和实践性 。
由于幼儿教师设置的各个活动区以及为各个活动区提供的活动材料可以被看做是幼儿自主活动的实际对象 , 被看做是幼儿教育内容的物化 , 因此 , 我们可以把活动区材料看做是幼儿主动活动的物质基础 。 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物质基础 , 孩子的主动活动才能落到实处 。
2、促进幼儿的自主选择
幼儿园常设的活动区有日常生活练习区、语言区、数学区、科学区、美工区、音乐表现区、娃娃家、种植区等 , 涉及幼儿发展各个方面的多种活动区为幼儿进行自主选择提供了广泛的空间 , 可以满足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类型、优势区域等进行自主选择的需要 。
幼儿园活动区设置在表现出区域性的同时还表现出层次性 , 小、中、大班通过区域设置的不同、材料难易程度的不同体现层次性 , 即便是同一班级中同一类型的活动也通过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来体现层次性 。
适宜幼儿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学习节奏的多层次的活动材料为幼儿进行自主选择提供了循序渐进的 , 可以满足不同幼儿根据自己的发展程度、学习节奏等进行自主选择的需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