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知识的学习 道家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 三 )


开始接触太极拳时 , 听老师讲些简单的要领 , 照书本一些简单的要求练 , 难一点的反正也听不进去看不懂 , 头脑中没有太多的为什么 , 练得兴趣盎然 。 随着练功的深入 , 随体验的增多和经验的积累 , 疑问多起来 。 如:架子高点好还是低些好 , 行拳慢些好还是快点好 , 动作配合呼吸好还是自然呼吸好 , 静如山岳沉稳好还是有节奏感韵味十足好 , 如在水中有阻力好还是活活泼泼如风吹杨柳好 , 对每动作攻防想象好还是无招无式假借好 , 意守穴位注意气感好还是不意守好等等问题 。 各人所讲都只是他本人的体会 , 各人所练都只是对某方面的侧重 。 始终坚持某一种练法是做不到的 。 比如 , 有一种讲法是越慢越好 , 确实慢有慢的味道 。 但是 , 当看到人家练拳如行云流水、韵味十足的神态时 , 依着练 , 味道也会挺不错 。 选择哪一种练法 , 要看练者身体、心理等方面素质 , 还会受环境、当时情绪左右 。 某种练法可持续几周几个月 , 也可在一次训练中几种方法轮着练 。 初学坚持某种练法相当一段时间 , 待有了比较深的体验后 , 再尝试他法 。 某一种练法练一段时间后 , 与初练时比较会出现感觉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 。 这很可能是这种练法其应有的效应已练上身 , 习惯成自然 , 异样感消失 , 也可能是此练法在练习时不知不觉已走样或淡化 。 曾练过的一些练法会反复出现 , 每次出现都有不同的感觉 , 功夫也在长进中 。 许多太极拳练法是自己在推手中悟出来的 。 推手中 , 偶而出现的得心应手之作不要放过 , 我们应在记忆中回放这个情景 , 然后把用劲过程移植到走架中来 , 形成一种练法 。 遇到功夫好的或在某方面有特长的 , 揣摩他的推手用劲特点 , 想象与其推手相应的走架用劲过程 , 然后模仿着练 。 走架时偶尔得来的用劲体验要在推手中试用 , 效果好的 , 要强化这种练法 , 不好的 , 要弃掉 。 对别人走架时表现出来的轻浮松散、断劲滞重等缺陷 , 要留意 , 甚至刻意去找 , 以此警示自己 。 看了某种练法 , 觉得有道理 , 就依样画葫芦 , 练一段时间有了体验 , 就要记录下来 。 看了另一种练法 , 又依样画葫芦 , 有了体验又记下来 。
初学者对太极拳理可以知道很多 , 但是追求的却要很少 。 初学者可以知道劲起于足 , 由腿而腰 , 形于手指 , 但不要去刻意实践 , 否则一尝试就全身僵硬 , 得不偿失 。 可以知道内劲名称 , 可以知道久练太极拳套路和推手会练出内劲 , 可以知道刚中之柔是真柔、柔中之刚是真刚等等知识 。 老师对学生要求不应苛刻 , 学生只需做到匀速、不要用力、呼吸自然、动作准确就够了 。 动作准确了 , 气就会顺了 , 拳打千遍其理自明 , 感觉慢慢都会上来 。 气宜鼓荡、神宜内敛等等知识老师可以不讲 , 宜粗不宜细 , 老师讲得太多太细 , 反而成为学生负担 , 不利进步 。 某武术杂志上有这样一段话:李锦藩是李亦畲的族曾孙 , 曾跟李亦畲的二儿子学过拳 。 有一次 , 李逊之对李锦藩说:“你打架子给我看看 。 ”李锦藩打了一趟架子后 , 李逊之说:“就这样练 , 把劲打通再说 。 ”又一次 , 李锦藩问李逊之:“我看拳谱上有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法 , 这八法是怎么回事?”李逊之说:“分得那么清怎么能用?我一举手这全部都有了 。 ”没过多久 , 李锦藩又问:“拳谱上讲的十种身法 , 怎么做才合乎要求呢?”李逊之说:“你把头竖起来 , 将身子竖起来 , 你就什么都不要管了 , 你感到顺了 , 得力了 , 就行了 。 ”学生看书了解太极拳方面的知识 , 在潜意识中有这么回事就行 , 很多体验是可遇不可求的 , 潜意识中有这么回事可以帮助学生在以后的练习中比较容易产生共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