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症状 流行性出血热的症状,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症状,体征

早期症状: 起病急 , 有发热、三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 , 皮肤黏膜红 , 眼结膜充血 。 口腔黏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淤斑 。
晚期症状: 随着肾功能的逐渐恢复 , 尿量减至3000ml以下时 , 即进入恢复期 。 尿量、症状逐渐恢复正常 , 复原需数月 。
一、临床表现
在肾综合征出血热中以汉坦病毒和贝尔格莱德-多布拉伐病毒引起者症状较重 , 而汉城病毒引起者次之 , 普马拉病毒引起者症状较轻 。
1.临床分期
本病潜伏期4~46天 , 一般为7~14天 , 以2周多见 。 典型病例病程中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的五期经过 。 非典型和轻型病例可出现越期现象 , 而重症患者则出现发热期、休克和少尿期之间的重叠 。
(1)发热期:
除发热外主要表现有全身中毒症 , 毛细血管损伤和肾损害征 。
少数患者起病时以低热、胃肠不适和呼吸道感染样前驱症状开始 。 一般体温越高、热程越长 , 则病情越重 。 轻型患者热退后症状缓解 , 重症患者热退后病情反而加重 。 多数患者突然起病有畏冷、发热 , 体温39~40℃之间 , 以稽留热和弛张热多见 , 热程多数为3~7天 , 少数达10天以上 。
主要表现尿蛋白阳性 , 镜检可发现管型等 。
主要表现为充血、出血和渗出水肿 。
皮肤充血:主要见于颜面、颈、胸等部潮红 , 重者呈酒醉貌 。 黏膜充血见于眼结膜、口腔的软腭和咽部 。
皮肤出血:多见于腋下及胸背部 , 常呈搔抓样 , 条索点状瘀点 , 黏膜出血常见于软腭呈针尖样出血点 , 眼结膜呈片状出血 。
渗出水肿征:主要表现在球结膜水肿 , 一般渗出水肿征越重 , 病情越重 。 轻者眼球转动时球结膜似涟漪 , 重者球结膜呈水泡样 , 甚至突出眼裂 。 部分患者出现眼睑和脸部水肿 , 亦可出现腹水 。
少数患者有鼻出血、咯血、黑便或血尿 。 如在病程第4天至第6天 , 腰、臀部或注射部位出现大片瘀斑 , 可能为DIC所致 , 此是重症表现 。
多数患者出现全身酸痛、头痛和腰痛 。 少数患者出现眼眶疼痛并以眼球转动时为甚 。 头痛、腰痛、眼眶痛一般称为“三痛” 。 头痛为脑血管扩张充血所致;腰痛为肾周围组织充血、水肿以及腹膜后水肿有关;眼眶痛是眼球周围组织水肿所致 , 重者可伴有眼压升高和视力模糊 。
部分患者可出现嗜睡、烦躁、谵妄或抽搐等神经精神症状 , 此类患者多数发展为重型 。
多数患者可以出现胃肠中毒症状 , 此类患者多系肠系膜局部极度充血和水肿所致 。 腹泻可带黏液和血 , 易误诊为肠炎或痢疾 。 出现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呃逆 , 亦可有腹痛、腹泻 。 腹痛剧烈者 , 腹部有压痛、反跳痛 , 易误诊为急腹症而进行手术 。
(2)低血压休克期:
一般发生于第4~6病日 , 迟者可于第9病日左右出现 。 少数在热退后发生休克 , 这是与细菌性感染不同之处 。 多数患者在发热末期或热退同时出现血压下降 。
低血压或休克持续时间 , 其持续时间的长短与病情轻重、治疗措施是否及时和正确有关 , 短者数小时 , 长者可达6天以上 , 一般为1~3天 。
少数顽固性休克患者 , 由于长期组织血流灌注不良 , 而出现发绀 , 并促使DIC、脑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急性肾衰竭的发生 。 此时患者出现呼吸急促 , 昏迷 , 抽搐和广泛出血 。
多数患者开始出现血容量不足时 , 能通过神经体液调节 , 使皮肤、内脏血管收缩 , 而维持正常血压 , 此时由于儿茶酚胺分泌增加 , 可使心跳增快 。 当血容量继续下降 , 则出现低血压 , 甚至休克 。 此时出现脸色苍白 , 四肢厥冷 , 脉搏细弱或不能触及 , 尿量减少等 。 当大脑供血不足时 , 可出现烦躁、谵妄、神志恍惚 。 轻型患者可不发生低血压或休克 。

推荐阅读